课件1:我爱这土地

课件1:我爱这土地

ID:43100952

大小:2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26

课件1:我爱这土地_第1页
课件1:我爱这土地_第2页
资源描述:

《课件1:我爱这土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艾青【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学课型】赏读课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我爱我祖国》,说说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表达诗人爱国情感的诗句。二、目标出示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3.背诵诗歌,体

2、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三、自主学习1.简介作者艾青及本文写作背景。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愤然

3、写下了这首诗。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读准字音,并试着给诗歌划分节奏。3.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4.指名朗读诗歌。5.学生齐读诗歌。四、品读诗歌1.诗人的情感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得以抒发与升华,你能找出这些意象吗?点拨:通过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即成为意象。明确并板书:鸟:诗人自己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光明与希望。歌唱“土地”表赤子忠心2.诗

4、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3.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是一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5.“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嘶哑”表

5、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五、拓展延伸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六.作业1.背诵本首诗。2.推荐阅读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诗集《北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