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

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

ID:43100338

大小:47.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6

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_第1页
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_第2页
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_第3页
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_第4页
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许海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通市第四届教师专业成长优秀论文评比作者任教学科:小学科学让“数据思维”成为学生的思维习惯江苏省如皋市经济开发区戴庄小学许海建一、发现问题案例1:中国人写的烹饪书经常是诸如“加油少许,文火烧至七成热,……稍加颠炒”之类,而西方人习惯的指导书会这样写是“加油10克,温度调至220℃,烘烤23分钟”这样可以严格操作的东西。案例2:9月30日观察地点:我家的院子我观察的树很ǎi(矮),长在房子的对面,树干很细,用一只手刚好抓住,上面还长着一根根小cì(刺)。树皮是灰色的,摸上去很粗糙。树枝茂盛,树上的果实像麻雀蛋

2、,闻上去有一股香味,树枝上长着青绿色的果实。这棵树叫枣树,在我家已经长了三年。(这是笔者班上一位刚学习科学这门课程的三年级学生写的科学观察日记)从这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科学理性上。西方人追求规律、交流和发展;中国人追求神秘、玄妙和正宗。由于我们的社会文化的原因,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缺少数据意识的环境中,所发他们在学习和思考时往往注意不到“数据”。二、解决问题1、培养学生通过使用工具获得数据的习惯对事物进行观察,得到的映象是真实的客观实在,不能用主观的臆想和修正来亵渎观察

3、的结果,至使观察行为完全失去了意义。在观察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的描述现象,记录数据。阅读上面的案例2,我们能发现一个的问题,他的观察都没有借助工具,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原因在于学生的工具使用意识。事实上学生在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就已经学习了直尺的使用方法,可以这么说每个学生都有使用直尺进行观察测量的能力,问题在于学生没有使用直尺(或其它工具)进行测量观察的习惯,在观察的时候只是注意到了事物外表的观察描述,有时还是主观的臆想,甚至还会用臆想来修正观察的结果。这种现象的形成老师要负一定的责任。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4、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温度和温度计》,这一课共有4个活动,分别是比较水的冷热、观察温度计、摄氏温度读和写、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笔者听了不少这节课,很多老师在这一课中就是揭示温度的概念、重点指导学生观察使用温度计,但却很少有老师会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使用温度计,没有培养学生使用工具获得精确数据的意识,少了这个点睛这笔,学生也就会把今天的学习作为一个概念给记住了,而在自主探究中就未必能主动使用温度计进行观察。让学生拿起工具去观察,工具会让他们获得更丰富、更准确的资料。1、培养学生利用统计学知识处理数据的习惯学

5、生在实验中获得了不少数据,学生就一定能有所以收获吗?答案中否定的,这方面著名的一个故事就是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的故事。开普勒的老师第谷经过多年的观察获得了丰富的观测资料,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在天文学上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但开普勒通过对这些数据重新思考和科学的处理终于成就了他的“开普勒三定律”。这就说明如果我们仅有科学的观察数据而没有科学的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不能有所发现的。我们的教材中也有不少这样的课例,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温度与气温》一课中,教材让学生对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等5个时

6、间的气温进行了观测,如果我们仅仅是让同学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那学生的科学发现是有限的,最多学生就是发现了一天中气温什么时候较高,什么时候较低,但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将观测到的数据制作成折线统计图,那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发现一天中气温什么时候较高,什么时候较低,还能发现一天中某一时间段中气温发展变化的趋势,也能知道一天哪时间的气温上升得最快,哪段时间气温下降得最快。这样学生对所探究的对象会有更深入的认识,真正做到了“一英尺宽,一英里深”。也许有人会问学生有这个能力吗?不用担心,相应的统计学的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已

7、经学习过了,这也是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一个好机会。像这样的课例在小学科学的教材中还有许多,当然各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处理数据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如在三年级下册《测量水的温度》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测量的数据埋入相应的统计表中,能通观察统计表中的数据来发现水温变化的规律,这就需要我们的科学老师也具备相应的数据意识,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了解,相信在这样的处理数据的活动中,我们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1、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数据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我们呼吸时

8、,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这句话正确吗?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写出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比较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吸进人体的空气(100克)78%21%0.4%0.6%呼出体外的气体(100克)78%16%4%2%一次我们对四年级的学生进行科学素养调研时问了这样一道题目:在收回的有效答卷中对本题作出解答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我的想法”的解答就是一句话“人呼吸时吸进氧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