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90560
大小:25.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5
《好嘴杨巴》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好嘴杨巴》教案巴东县沿渡河镇罗溪坝初中李延桂共1课时好嘴杨巴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积累“秫、硌、八面玲珑、看风使舵”等字词。2、分析杨巴的“好嘴”,学会多角度质疑,多角度分析问题。 3、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有自己独到的评价。重点难点1.分析杨巴的“好嘴”,学会多角度质疑,多角度分析问题。 2.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人物有自己独到的评价。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2013年12月28日中午,习近平到北京庆丰包子铺就餐后,庆丰包子立马走红,供不应求,誉满华夏。同样的故事,在晚清的时候,杨家茶汤因李鸿章李中堂大
2、人一怒、店主杨巴巧妙的一句回答,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立刻名满津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冯骥才的世界,见识一位俗世奇人《好嘴杨巴》。(板书:冯骥才《俗世奇人》《好嘴杨巴》)活动2【导入】明确目标(请一生读教学目标)(1分钟)活动3【导入】检查自习1.给字注音(课前板书,上课优生讲解:下面检查自习,请看到第一题,注意秫是翘舌,撂是边音,懵读三声,请跟我读一遍)秫(shú)硌(gè )撂(liào )擀(gǎn)2.你知道划线下列词语的意思吗?(课前板书,上课讲解:请看到第二题,这几个成语都贬义词)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
3、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更指着杨巴那张好嘴了。逢场作戏:注意“逢”的写法,逢:遇到;场:演戏的场地。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形容为人处世圆滑,各方面都能巧妙应对。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10左右逢源: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后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在这里是贬义词,指为人圆滑老到,精明。请大家将错误的地方修改过
4、来。谢谢!3、快速朗读课文,补充完整下面的话。(请生讲解:请看到第三题,依次应该填入的是茶汤、手艺高,口才好李中堂、杨巴、有的同学可能会填杨七是个胖黑敦厚,杨巴是个细白精明的人,我认为那没有抓住主要的东西,因为后面的故事就是基于杨巴口才好而生发出来的,没有明确出题人的意图,李中堂填成了李鸿章是可以的,是一个人,但李中堂带了官职,显出地位之高,我以为更好。大家有意见没有?)课文讲述了天津街头两位卖 高手杨七和扬巴 ,杨七是一个 的人,杨巴是一个 人,在给 进献茶汤中, 的一句话让杨家茶汤名满津门。活动4【导入
5、】自疑环节同学们,《好嘴杨巴》中最关键的两字是好嘴。凭我的理解,好嘴的人通常是滔滔不绝的、咄咄逼人的、拍马逢迎的、妙语连珠的、一语中的的,我觉得这些人是好嘴(投影)但是,在冯骥才的故事里,主人公杨巴只说了一句话,他也配称“好嘴”吗?也许在自习中,你还有很多疑惑,请谈一谈你的质疑。看来,没我提的问题多,我提的问题有: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对谁说的?中堂大人是谁?听了这句话后中堂大人心理怎样想的?当时在场的都在哪些人?为什么那些人不说?不说这句话有什么后果?说了这话有好处没有?这句话说得好在哪里?应该怎样读才能再现说话现场呢?小人真的不知道吗?大人真的
6、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大人不记小人过吗?说话人真的认识到自己有过吗?我是从说话人、听话人、在场人、情况、原因、话、结果……等角度来提的,希望同学们提问题要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思考。活动5【导入】自主探究:同学们,杨巴的嘴“好”何处?是大家都急于想知道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先速读课文,边读边勾划批注,思考:杨巴的嘴到底“好”在何处?1.从说话的难度看。敢说-----①先看是谁发火了-----“中堂”这个这个官大吗?-----引导学生从府县道台“费尽心思”、“琢磨三天,难下决断”地为他选择风味小吃以及杨七杨巴的郑重恭敬献茶中可见一斑。-----大人发火,小人可
7、得遭殃了。②再看火发得大吗?老师让一个同学读出怒气来!(生读)好,这个怒火大不大?③,(出示幻灯)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手指尖将碰碗边,目光一落碗中,眉头忽地一皱,面上顿起阴云,猛然甩手“啪”地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碎瓷乱飞,茶汤泼了一地,还冒着热气儿。在场众官员吓懵了,杨七和杨巴慌忙跪下,谁也不知中堂大人为嘛犯怒?10(板书:动作描写)④将下面的两个感叹词放到对李鸿章的描写中去: 1、啊2、哼 A放什么地方恰当?B结合上下文揣摩中堂大人的心理活动。老师引导:“啊”后李鸿章的心里话是什么?意在让学生说出“这上面这么多脏土!”那“哼”字后的心里话是什么?
8、意在让学生说出“真是岂有此理!”小结:这么大的大人发怒了,发大怒,后果很严重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