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89364
大小:16.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地下森林断想教学设计 唐景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下森林断想唐景楠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地下森林成长的艰难历程,整体把握地下森林的特点和品质。2.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和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3.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树立与困难、与不公平的命运抗争的信念,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精神力量,做一个坚强的人。一、导入语1.一组图片,问题导入:森林是美丽的,可它的形成都需要什么?2.作者简介张抗抗,浙江杭州人,当代女作家。197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灯》,1975年出版长篇小说《分界线》,以后又相继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夏》《白罂粟》。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
2、80年代初,正是“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回首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敏感的作家们带着这样的心态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都会自然而然地将所感所悟与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大背景结合起来。从这意义上说,本文正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历经浩劫而大难不死,重获新生而百业待兴,这种社会变迁与本文中的地下森林的历史和现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学总是仿拟现实,本文对“文革”后的社会现实就有很大的仿拟性。例如作者说:“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说的是大自然现象,但让人联想到我
3、们中华民族经历浩劫,损伤了肌体,却保留和锻炼了灵魂和精神。二、预习检测浩瀚无垠()袅袅() 万籁俱寂()鼎盛()沙砾() 啾啾() 镜泊湖()瘠薄()郁郁葱葱()嶙峋()三、朗读课文回答问题(1)地下森林经历了怎样的历史过程?(2)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3)地下森林有哪些品格?找出相关语句。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受到了哪些煎熬与不公,又得到了哪些帮助?四、朗读21——27自然段说出我的情怀,我的感悟“谢谢你的启迪”这句话似在暗示作者领悟得更多,引发读者往更为广阔普遍的事理方面思考,即想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
4、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地翻覆,方显英雄本色;火尽烟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莫不如此。四、课堂小结看着眼前这难以形容的地下森林,感慨万千,但他没有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大家即将迎接人生的重要时刻——中招,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地上路!胜利归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