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3029319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2018高考历史复习: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思维陷阱与教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选择题的思维“陷阱”与教学思考——以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II卷26题为例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素以“烧脑”著称,选项迷惑性较强,考生往往会按照命题者设计的“错误思路”指引,落入到试题的“陷阱”中,造成失分。因此正确识别“陷阱”,避开“雷区”成为高三复习教学与试题评讲中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诸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从选择题文字叙述入手对设置“陷阱”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大量精辟概括与论述。本文拟以2017年高考文综全国III卷26题为例从思维角度浅显的分析、说明。试题如下:26.表1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
2、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一、洞察试题找规律“陷阱”一:材料强化定势认知26题表格中最显眼的当属当地家庭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多、规模大,动辄数十、上百亩。据此,学生凭借长期练就的抓材料关键的解题技巧和惯性思维,易选出B选项。粗略看,材料数据似乎确有土地集中之嫌,而对比分析后会发现:大量占有土地在当地是普遍现象,且只有24户家庭占有20亩及其以下的土地,占当地户数的17.3%,当中即便包含了部分无地农户,
3、但比例是不大的。因此,从总体看该地区的土地具有典型的分散特征,规模总体均衡,故而认为当地土地集中现象突出缺乏事实依据。另外,选项C也与思维定势有关,此处不再赘述。显然,命题者巧妙地抓住了高中教学与考生思维的软肋,成功地用障眼法让学生在一看到家庭拥有较大的土地规模时就条件反射式地形成“土地集中”的直观认知。“陷阱”二:时间诱导依赖教材本题题干明确时间“唐代后期”具有相当的诱导性,造成考生误选C选项。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均田制”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也是不可回避的古代重要土地制度,很多教师都会向学生提及唐安史之乱后或唐中期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的史实。拘泥教材的学生面对本题时会毫
4、不犹豫作出判断:材料中家庭占有土地规模大,结合“唐代后期”这一时间提示语,非均田制被破坏莫属。于是选择C选项。整个分析过程看似非常合理,殊不知,恰好落入命题者精心设计的又一个“陷阱”中。命题者利用了重要时间提示语、表格中反映土地规模的数据以及均田制遭破坏的史实,将三者自然的关联起来,切中考生易错思维,在一步步诱导下部分学生脱离整体材料,造成错选。“陷阱”三:逻辑至上忽略史实众所周知,全国卷选择题对考生的逻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在高三各类试题、习题评讲中也比较注重强调推理思维。针对本题,考生又有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圈套”中。单纯从逻辑的角度,选项D的解释合理。题干表格中敦
5、煌某地家庭占有土地数量较大,在劳动力没有明显增长的基础上要完成耕作确需借助更高的生产效率。这种推测主要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史实。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发展。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看,自春秋时期牛耕、铁犁用于农业生产以来,古代农业就长期处于这种生产模式下,尽管其间有生产工具的更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但始终没有出现农业生产技术质的飞跃,使得农业生产效率难有大的突破。故而,命题者注重试题中的逻辑推理,前提是以材料和具体语境为依据,做到“论从史出”,并非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这既不符合历史学科思维要求,更与历史研究方法和科学严谨态度背道而驰。“陷阱”四:现代标准
6、读古史料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这个选项却令学生避而远之。何也?材料中家庭土地占有规模大,使学生无法将其与自耕农对上号。从知识层面看,这是因为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和对封建社会农民占有土地的标签式认知;从思维层面看,则是典型的评判标准与时代错位,进入了用现代思维生硬解读历史和随意发挥历史想象力的思维误区,从而放弃了正确选项。如果说,命题者通过前三个思维陷阱让学生落入“圈套”的话,第四个“陷阱”则在于诱导学生避开正确答案。一正一反两种思维陷阱模式提高了试题难度,考查了学生思维品质。从以上四大思维“陷阱”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选项干扰性设置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命题者深谙考生的知识
7、、思维误区以及高中历史教学的常见问题。这些易错、易误、易忽略之处容易成为命题点,用于检验教学、检测学生学科素养、区分学生学业和思维水平层次。第二,干扰项与材料之间有密切关联。干扰项主要是通过对材料中某个点或某部分内容的延伸与曲解生成贴近材料的文字表述。从命题技术角度看,要么用程度限定词错误,要么用扩大或缩小材料主旨,要么只围绕材料部分意思进行解读等方式构筑思维障碍,令考生在使用惯常的排除法解题时出现“二选一”格局,最终因陷于思维误区导致误选。第三,干扰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与考生“套近乎”。干扰项的表述没有艰难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