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ID:43027559

大小:59.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5

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1页
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2页
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3页
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4页
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天津市红桥区西站小学张静教材分析四单元编排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2首古诗和《黄山奇石》《H月潭》《葡萄沟》3篇课文,《古诗二首》一课中,第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Z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楼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第二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名篇。是诗人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结合这一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我设计的这一课的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画而来了解重点词语的意

2、思。教学目标1•认识“楼、依”等12个生字,学写“尽”、“层”、“照”、“炉”等10个生字。积累“穷尽”、“山穷水尽”等词语。2.能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诵读、背诵古诗,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了解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课时安排本课教学共2课时,《登鹳雀楼》为第一课时,《望庐山瀑布》为第二课时。教学资源准备PPT课件、词语卡片、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解诗题㈠交流导入古诗是我们祖国文

3、化的瑰宝。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两首富有诗情画意的古诗。㈡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㈢岀示课题,欣赏图片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其中的一首《登鹳雀楼》。1.出示课题,教师贴课题。2.岀示图片,了解鹳雀楼,齐读课题。同学们,课前老师了解到有一部分同学己经会背诵了,谁来背一背《登鹳雀楼》这首诗。3•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会背的同学们一定会对这首诗有更深入的了解,其他的同学也一定能通过学习把这首诗背诵下来的。要想背诵好,就要先把诗读好。二、初读古诗,学字词(-)练习读正确1•小声读诗,圈画生字。2.同桌互读。

4、3.老师带读,学生跟读。(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三)去掉拼音,学生齐读(四)读生字师:那么诗当中的生字,你们能读准吗?(老师依次指生字,学生开火车读)(五)认生字师:你们看,这六个生字从古诗中跳出来啦!你还能读准他们吗?1•学生练读“楼”。2.用组词的方法学习“依”。3.学习“尽”字。积累“穷尽”“山穷水尽”两个词语。4•引导学生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难点生字“欲”。组词帮助学生理解。5•学习“层”字。结合图片积累“层叠”“层林叠翠”两个词语。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吧!(六)指导书写

5、“楼”“尽”“层”“依”“黄”1.指导书写“楼”。2•学生观察,区分“层”“尽”两个生字。了解两个生字都是“尸字头”。并观察字形。(1)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教师范写两个字。(2)请同学们打开书各写一遍。(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3•指导分别书写“依、黄”两个生字。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要书写的生字,读!(1)“依”是我们熟悉的部首和生字,合成的字。注意左窄右宽。(2)“黄”中间的一横是主笔,要写的长些,中间是个自由的“由”竖要出头。师:在木上比一比看谁写的既正确乂漂亮。(3)教师巡视,找写得好的同学。(4

6、)老师评价:先说出同学的优点,再说出不足之处,指导再各写一遍。(七)练习把诗读正确师:我们读准了生字,了解了字义,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送冋古诗中去,练习读正确。1.自由读诗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出声音读古诗,耍求读正确,读流利。师:老师听了听,大家做到了字字读准,句句读顺,这叫做读通顺。2.男女生赛读。现在,我们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能读得正确流利。三、再读古诗,想画面(-)学习第一句,想象画面1.边读边想象画面。全体女同学读第一句。师:第一句诗描绘了那些景物?你想象到了什么画面?(生:太阳落山T)一句诗就是一个

7、画面,谁来用这些小图片在黑板上摆一摆?1.学生在黑板上将第一句的画面摆出来。2.看着摆好的画面,描绘画面,指名读诗句。3.(教师用手拨动太阳,边演示边说)看,太阳靠着山,随着吋间的推移,渐渐地渐渐地落山了。再来读第一句!(齐读)(-)读第二句,想象画面,理解句子1•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老师把这幅画补充完整。1.出示前两句诗,看着画面,把这美景通过朗读展现在脑海。(三)学习3、4两句,体会诗人的情怀1.课件出示放大的鹳雀楼。师:我们登山而上,登上鹳雀楼。如果你要想看到更远的地方。有一个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想法,读大

8、家齐读!(学生齐读3、4两句)2.想象画面完整的读一读这首诗。四、三读古诗,品诗味(一)师生合作诵读,读出韵律和节奏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韵律和节奏。2.师生共读。3•老师读一句,学生学一句。2.指名读。(老师相机评价)3.师生合作读。(二)展开想象,吟唱诗情1.吟唱古诗,感受韵律。(1)教师示范。师:古代的诗人就是这样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2)老师大声唱,学生小声唱。2.了解诗情,想象画面师: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