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 (2)

沁园春 雪 (2)

ID:43019914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沁园春 雪 (2)_第1页
沁园春 雪 (2)_第2页
沁园春 雪 (2)_第3页
沁园春 雪 (2)_第4页
资源描述:

《沁园春 雪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月山初中王金中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初步学习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深入领会作品蕴含的崇高情感。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2.通过问答讨论,使学生在了解当时历史背景的情况下,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3.小组合作探究,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借辽阔景象表达的伟大胸怀、坚定的信心,获得诗词鉴赏的审美愉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本首词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

2、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诗词主旨,初步学会知人论世的阅读赏鉴方法。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教学难点:了解毛泽东的伟大功绩,体会诗词大气磅礴的创作特点源于献身国家、民族的伟大的人格与胸怀。三、教学策略1.教学实践中不主张在一篇文本中面面俱到讲很多琐碎的知识点,无论是在学习方法、知识技能、情感价值的哪一方面,都要力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课有一得,突出重点。2.由于本文产生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历史背景又比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激发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

3、。本课主要采用扩展思维的学法,调动历史课及日常积累的学习成果,贯通文、史、哲思维为语文课堂所用。在朗读中不追求表面的抑扬顿挫,而是加大思考力度,赏读、评议结合,以真正的情感领悟自然地带动朗读语气,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今天学生对毛主席已经非常生疏的教学背景下,注重在课文解读中以知人论世的角度切入,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伟人、诗人毛泽东,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以及阅读毛主席诗词的兴趣。4.在讨论中教师不能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说出答案,而应在部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同时教给方法

4、,注意引导。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1.关于写“雪”的作品,我们记忆里有哪些?学生讨论回答。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作为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封建、殖民黑暗统治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1936年2月陕北高原的一场大雪,在他眼中又是什么样子呢?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雪”,读一读毛主席写的雪,与其他作品有什么不同?(二)感知学习1.再次朗读课文,反复体会,揣摩正确语气。(1)诗词中的雪与以往我们读到的雪的作品有哪些显著不同?(2)“气势宏伟”是通过哪些画面体现出来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宏大雄伟的场面与磅礴的气势?【设计意图】营

5、造情境和引导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激发了解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兴趣。(三)内容探究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1.关于背景(1)关于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大家都有哪些了解?展示课件并展示图片素材“一代伟人毛泽东”。【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于领袖人物了解意识并正确评价。(2)调动历史课上的知识及课外积累,说说关于写作的1936年,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师补充:1月到11月,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相继成立。8月11日,日本政府确定《对中国实施的策略》和《第二次处理华北纲要》。日本、中国驻屯军以北平为目标开始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8月25日,中共中央致书国

6、民党,再次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月,日军参谋部制订《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日伪军开始进犯绥远,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率部抵抗。10月22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历经千辛万苦,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三支红军会合时虽不足3万人,但他们是经过千锤百炼后保存下来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宝贵精华。正当抗日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的时候,三支主力红军在接近抗日前线的陕北会师,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从此,开始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1月5日,绥远抗战爆发。12月12日,西安事变。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同志的主导下,最

7、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第二次国共合作(党外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3)了解了历史背景,现在我们在来体会诗词中仅仅是写雪景吗?抒发的豪情究竟是什么?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诗篇,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抵御外辱,誓死抗日的民族豪情。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

8、大轰动。【设计意图】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