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

ID:43013973

大小:24.6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3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_第1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_第2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_第3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_第4页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调歌头》教学设计临潼区新市初级中学王国权【教学目标】1、品味描写月光的语句,牢记并运用哲理名句,理解感悟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这首诗。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练结合。【教学重点】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教学难点】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教学安排】一教时【教学过程】一、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导入正课:

2、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万物在作家笔下都是一首浪漫的歌、一首美丽的诗。团圆之中秋佳节、浩瀚深蓝天空中那轮明月本就牵动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怀。赏月玩月便成了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时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今天让我们

3、一起领略苏轼的怀秋思绪吧。二、诵读词作,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学生代表反复朗读后,各组代表进行比拼,老师点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三、理解词作的主要内容(一)课堂上,给学生时间对照课文注释书面翻译全文,让他们交流,教师提供译文参考校对:【翻译一】丙辰年的中秋节,高

4、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

5、好的月光。【翻译二】丙辰年中秋之夜,欢畅痛饮到天亮,大醉,写了这首词,并以之怀念弟弟苏辙。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光从朱红色楼阁的一面转到另一面,低低的洒在窗户上,照着不眠之人。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之时才圆?人有悲欢

6、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健康,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四、理解词作的思想感情。(一)思考探究1、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2、开头两句有何意蕴?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只是赞美月夜吗?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如何理解?6、苏轼原在朝廷做官,由于党派相争受到排挤,背贬为地方官,加上与其弟分别六年之久,面对中秋圆月他的心情会怎样?7、作者多想离开令他伤心的尘世,飞向美丽的月宫,他的思想又发

7、生了怎样的变化?标志苏轼思想起伏变化的关键词有那些?【老师小结】高处不胜寒内涵非常丰富,确实表达了作者禁不住朝廷党派之争相互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立身之地的思想感情。但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可以为国家效力,为百姓造福。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8、哪几句由望月过渡到怀人?9、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一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10、讨论对待政治上的失意,作者如此豁达、襟胸坦荡,皓月当空,但骨肉分离。作者如何看待这件事的?11、结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12、全班齐读:归

8、纳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    讨论明确:(苦闷——矛盾——豁达——祝愿)(二)【赏析上阙】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足见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