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ID:43013219

大小:47.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淮江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张淮江摘要: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师教育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新路,构建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模式,集“教研、培训、教学”一体化,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关键词:教师教育;学习中心;远程教育  构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必然给教师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目前,阻碍教师教育的许多矛盾尚未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经费严重匮乏和工学矛盾是教

2、师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  立足于学校的校本培训,虽然减少了集中培训时间,但很难解决培训质量问题,其问题的症结是培训的资源匮乏。尽管教师集中不仅要缴纳培训费,还要交付一笔数目不小的往返交通费,其培训效果又不十分理想。而且教师大规模集中,对于本来就严重缺编的农村中小学又造成了新的压力。经费的不足和教师队伍的不足,使得教师教育举步维艰。  第二,低水平重复和高水平的专家引领的矛盾。  校本培训是为了缓解工学矛盾和经费不足,但是不少农村中小学校连正常的教研活动都难以开展。由于没有优秀的培训资源,没有必要的专家引领,只能是低水平的重复,培训质

3、量难以保证。  第三,填鸭式的教学和教师实际需求的矛盾。  集中培训由于参训者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制约,只能安排在暑期集中进行。 面临新课程改革,教师希望直接聆听全国知名专家的讲座和学术报告,期盼着在教育理念、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能得到全面提升,渴望了解目前国内外教育教学管理最新动态和新课程的最新成果,希望得到培训老师实际的教学指导,以便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限于培训资源贫乏,培训者的水平等诸多因素,很难满足受训者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对现行的教师教育模式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大胆的探索。一、架设远程教育平台,构建

4、“多功能”学习中心  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我县进行示范试点,为教师远程培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们敏感地意识到信息网络已经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必将成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开展教师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新的数字化平台,从而推进今后教师教育工作以全新的模式实现新的跨跃。  为建设开放型中小学教师教育远程培训体系,我们以《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我县教师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以普及并掌握、运用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为教育教学服务为重点,坚持“培训、建网、建库并重,边

5、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构建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开辟新的途径。  在计算机网络建设上,我们已建立了校园网、远程多媒体教室、音像资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等,还建立了地面卫星系统。初步形成了以“无为教师教育网”为载体的网络远程教育体系,实现了“天网、地网、人网”的三网并行,从而使探索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成为可能。二、努力探索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按照《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实施全国教师网络联盟计划,启动实施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我校以“无为教师教育网”为载体,实施我县教师的集中培训、校本培训

6、和《新世纪教师素养》统考,其模式如下: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种模式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权威性、前瞻性。  我校是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试点单位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无为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远程培训能充分发挥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资源优势,为参训者提供符合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权威性、前瞻性的学习内容。  第二,包容性、实用性。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提供的网络资源和我校自己开发建设的本土化课程资源,既及时补充了学科前沿研究的新成果,又把培训

7、教学与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培训内容的包容性和实用性。  第三,自主性、交互性。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无为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提供的学习设施,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习者完全自主学习。学习者既可独立学习,又可多人集体学习;既可实时交互,又可非实时交互。网络学习时空的突破,主体交互的灵活开放,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培训新理念。 第四,针对性、实效性。  网上教学虽然符合目前教师教育由线性封闭型向多元开放型发展的趋势,但也存在着教学统一性强,个别针对性不强,缺乏亲和力,学习者参与式培训活动较难实施的弊端。如何兴利

8、除弊,扬长避短?我们采用集中面授的形式作为远程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通过集中面授进行集体答疑、专题讲座、辅导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参与式培训活动,有力地弥补了远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使培训能按需施教,重在实效,达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