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生观试题

哲学人生观试题

ID:43012928

大小:62.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哲学人生观试题_第1页
哲学人生观试题_第2页
哲学人生观试题_第3页
哲学人生观试题_第4页
哲学人生观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人生观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哲学人生观试题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60分)1.“沿海发达地区在加快自身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从科学技术支援、经济协作等多方面支持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这说明A.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树立集体主义思想D.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2.<<光明日报>>报道,战后的日本政府从未对其侵略的历史有过正确的会计人员,更未对受

2、其侵略的国家认过罪,而是一直顽固继承战前日本政府拒不承认侵略的观点。日本政府上述做法违背了A.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观点C.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观点3.经济专家指出,中国公众在长期短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已经成为当今经济过剩条件下扩大消费的精神桎梏。要扩大内需,必须首首先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这说明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

3、识的性质C.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4.如何对待生与死?有人认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追求及时行乐,醉生梦死。有人认为“有的人活着,实际上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却永远活着”,视死如归,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表明A.人类社会具有自然规律B.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C.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是统一的D.不同的价值观对人生有不同的作用5.“新时期英雄战士”-----李向群,不图一家富裕,立志献身国防事业,毅然参军报国。在抗洪抢险中,带病顽强

4、拼搏,先后四次晕倒在大堤上,直至献出20岁的年轻生命。他短暂的一生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①要把个的的追求、前途和命运融入国家的前途命运之中②要把实现自我价值同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③必须正确处理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④必须树立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历史上“孟母三迁”的故事,从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主要说明了A.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B.个人活动受到自己社会地位的制约C.个人活动受到一定的现实环境条件的制约6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7

5、.爱因斯坦说:“我评价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这表明A.一个人越不讲求个人利益,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C.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放弃个人的爱好和追求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志8.富之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惜今,为了帮助广西省乳源瑶自治县脱贫致富,他和当地农民一起苦干,开办了驼鸟养殖加工大基地和驼鸟寨生态旅游区,既给当地农民啬了收入,也带动了乳源县旅游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他还自己出资成立了“惜今希

6、望学校”,为社会创造精神财富。从人生价值观看,温惜今的行为体现了①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统一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③他的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大④一个人的价值,主要应以他对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多少来衡量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9.在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国家一再强调经济增长方式应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体现了价值观A.对人们认识世界的导向作用B.对人们改造世界的导向作用C.对人生选择的导向作用D.对人生道路的导向作用10.两位交警为抢救违章穿越高速公路的人而不幸牺牲,

7、被救者却逃之夭夭。在这一事例中,两位交警的行为体现了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B.实现人生价值有时必须以生命为代价C.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统一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11.上述事例中,被救者的行为表明A.极端个人主义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B.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具有自我保护性C.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人的帮助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原则12.传说古代有个人拜师学屠龙术,他耗尽家产,花了三年时间专心致志地刻苦学习,后来终于学会了屠龙术。但这个人周游天下竟无用武之地。这个故事说明了A.社会发展阻碍了个人的

8、活动B.只要选择好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就一定能够成才C.个人活动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D.个人活动只有符合社会的需要才是有意义的13.人生只有“三天”:今天、昨天、明天。只爱今天,他不属于未来;只爱明天,他永远悬在空间;只爱昨天,无异于生命停止不前。这段名言所表述的人生哲理是A.理想与现实的关系B.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C.理想与奋斗的辩证关系6A.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14.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还在黑暗中探索更长时间。”这说明了A.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