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

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

ID:43000788

大小:28.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_第1页
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_第2页
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_第3页
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校如何进行创客教育笔者以为,“创客”源于生活,源于对好奇的冲动,即便有一丁点的灵感和想法,试着把它设计和制作出来,便可以成为一名创客。“创客”并不一定是高大上的科研项目,它是中小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平民化创意活动。创客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补充,可以在课堂之外帮助学生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在此次研修学习过程中,我对创客与创客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全国各地开展创客教育的做法各不相同,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我们安徽省相对比较滞后,学校开展创客教育的硬件不足,师资力量也跟不上,目前属于起步阶段。从网上得知,2015年12月13日,筹备近一年的合肥科技馆创客空间“创·行

2、者”活动正式启幕。记者了解到,“创·行者”针对青少年开展的首场创客教育活动一亮相,就受到“科技粉”们的热烈追捧,首场名额5分钟内一抢而光,没报上名的“科技粉”们,也纷纷去合肥科技馆“围观”。下午的首场活动,以活泼有趣的机器人扎气球比赛为引线,融合数学、工程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使孩子们掌握机械、电子和软件的基础知识,并借助趣味比赛,让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寓教于乐,收到很好的效果。创客教育是合肥科技馆公益性科学教育活动的一种全新形式,使用Makeblock创意实现平台、arduino开源硬件开发平台、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小型机床、加工中心等先进器材,通过一系列创新课程,

3、增强青少年对机械、电子、传感器、控制软件等创新基础知识的兴趣与认知,培养青少年将创意转化为实物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沿海发达地区,创客教育发展则更为普及。比如温州市实验中学就开设了许多针对青少年创客的特别科目,例如“机器人”、“PHP编辑”、“电子制作”等,将学生们想学习的科目设置成学校正规课程。该校有一个大约20平方米的教室,教室里没有黑板,也没有讲台,但设有3D打印机、机器人设计模型、LED照明。从2012年起,这里就成为“创客教育”的现场。温州于2013年向中央政府申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进一步强化学生们的创客教育。去年,温州设立了50个数字化校区和100个智能

4、教室。为更好地进行创客教育,温州市所有的中学、小学(包括幼儿园)教师已接受50个小时以上的技术教育。中国媒体评价温州为模范事例并报道称,“对于创客教育,温州值得效仿”。的确,温州中学是国内创客教育先行者,不少专家、老师都希望借助温州中学这一样本,总结经验,共同推进国内中小学的创客教育。目前,不少学校里已经设立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实验场所,将创客教育由理论转变为实践。另外,有些学校还开设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创客教育课程,比如互动媒体技术、创意机器人技术及手机编程技术等,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些课程先后在国内各中小学推广。我认为,学校要把“创客教育”融入科学课程中,让每一个孩子

5、都有机会参与,让他们在物化知识的活动中学习知识,这是杜威“做中学”和STEM的继承和发扬。现版的科学课程中,也有安排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制作活动,我认为其实这已经是“创客”的开始,但比较遗憾的是,这样的内容相当少,课时也很有限,很多老师也都是走过场,并未真正落实这项活动。也鉴于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较弱(因为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而导致的)、材料及工具的匮乏,以致这些课后的制作活动要么流于形式、要么粗制滥做、有些较精美的却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如果将工程学真正纳入课程中,可能会解决时间与设备的问题,还能引起学校及老师的重视,更新老师为知识而教的观念。对学生而言,有系统地进行阶梯式的能力训练,不间断式地

6、进行创新意识渗透和培养,预留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去想象和思考,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创造的快乐,“小小创客们”便可应运而生了。所以,创客教育并非高不可攀,它绝不仅仅是少数学生和教师依靠高技术和高计才能够做到的物质产品,而是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实现的创新。如果学生在学习某知识点后能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学生便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跃跃欲试的欲望,这就是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它能自发地促使学生不停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为解决问题储备相应的知识,引发大脑对各知识点进行联结、生成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其实就是一个创作过程,正如专家们提出的:“创客”是一种信仰,是激励、唤醒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作的

7、欲望的过程。从知识走向创造,我们的孩子需要为学习而学习,为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到快乐而学习,为自己能创造未来而学习,即便是一丁点的改进与不同,他们都会感到无比的兴奋与快乐,这也应该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吧!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做的就是提供这样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