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97353
大小:2.9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感受色彩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感受色彩》说课稿一、说教材。P941、教材分析: 《感受色彩》是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本》(试用)第二章《色彩》的第二课。这一章包括认识色彩、感受色彩、记忆色彩、传达色彩共四部分,我从中选取感受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现实色彩,再让学生体会色彩,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2、教学目标: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
2、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对现实色彩的感受,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师范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3)发展目标: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4)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
3、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2)常见色的色彩联想教学难点:常见色的心理效应二、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
4、,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学会思考、然后在观察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
5、,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观察时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三、说过程:1、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利用课件放映出一组关于春、夏、秋、冬的画片后,导入课文,引出课题,接着过渡谈话: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要学会判断更要学会欣赏,去体会感情色彩,让同学们观察,接着引导谈话:“看到四幅图片,大家觉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美在那儿?
6、有什么心理感觉?”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知道能春、夏、秋、冬的,这样引起了同学们想学的兴趣。2、打开课本,感知课文: 首先要求同学们按照图中序号顺序仔细观察图画,重点观察书中的春、夏、秋、冬四张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春天联想到绿色,而绿色有万象更新、万物复苏的象征,而这种绿色是单纯、新鲜又清爽的;盛夏的绿色沉着而成熟,烈日下有着褚色,绿色色调浓重有焦灼感;萧萧的秋风中,绿色渐渐退去,取代它的是沉稳的橙色、黄色,这使人联想到收获;冬天的色调,银装素裹,蓝白之间点缀着灰色,寒气逼人。 3、利用课件分步操作。 提示学生(这一过程配放一段悠扬的
7、轻音乐,在音乐中一边观察,一边学习) ①指导学生,上节课我们了解色彩的形成和变化,这节课我们要求大家在观察色彩时需要考虑如几个因素。固有色:物体自身所具有的颜色。 光源光:光线呈现的颜色,主要指光源的冷暖。 环境色:物体周围空间呈现的颜色,色彩与色彩间的相互影响。所以说色彩不是孤立的固有色,而是受光源、环境影响的复合色!!! 并置对比:即一种颜色与其补色之间的互相增加的作用。视觉调和:当眼睛看到每种颜色和相邻的颜色时会自觉地将其加以调和。 色彩的轻重:色彩有重量。红、蓝、黑、深紫、深绿属重量级
8、;黄、粉红,浅绿,淡紫属轻量级。在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图片时,在图片中感受现实色彩的基调,基本色调为海洋的基调是蓝色的,夕阳西下呈现红色,森林草地呈现绿色的。 ②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在观察图片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