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心得费下载

学佛心得费下载

ID:42985451

大小:10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学佛心得费下载_第1页
学佛心得费下载_第2页
学佛心得费下载_第3页
学佛心得费下载_第4页
资源描述:

《学佛心得费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佛心得我的终极信仰究竟是什么?2012-04-0515:02:20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走在学佛的路上,寻寻觅觅,试图找到我的终极信仰,找到我灵魂最终的归宿。我是在“社会主义好”的瞭亮歌声和“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高亢口号声中长大的人,同时,共产党的说教对我来说特别有效,小学阶段我是少先队员,中学阶段我是共青团员,直到进入老年,我的思想很“先进”很纯粹,我的科学意识也够强,“不信鬼神不信命”,唯物主义等旧观念差不多已经固化了我的头脑。索。同时,我免不了要问:我会有佛缘然而,人的头脑绝不可以僵化,在我接触了“道”、“释”的理论以后,很受启发,开始了对以前人生观的反思并开始了新的

2、思吗,我的终极信仰究竟是什么?C君,约在六、七十年代是我们公社(现在叫镇)的党委书记,后来升至局长。其年事已高,早就离退在家,按理,他该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吧,但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虔诚的佛信徒。我的疑问似乎可以从他、以及很多别人那里找到答案。还有,支撑我学佛信念的科普文章也极大的鼓舞了我,现代量子物理学已经日益成熟起来,传统物理的大夏已经坍塌,从而,唯心主义也已经宣告打败了唯物主义。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这一论点,可以说彻底动摇了二十世纪以来作为主流认识论唯物主义的基础。因为佛理深奥难懂,有的人即使学

3、了也弄不清,导致半信半疑;有的人头脑僵化,不学无术,还要对佛理嗤之以鼻,这都是十分悲哀的事。我现在还不十分相信六道轮回的说法,什么是我的终极信仰,哪里是我灵魂的最后归宿,我将继续前行探索;我现在已经完全相信,看懂弄通佛法,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人格变得日益高尚起来,且我已经实实在在尝到了学佛的甜头。唾面自干(2011-09-2422:53:26)爱憎分明,恩怨必报,可能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信条吧?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闲聊时谈起佛教来,说信修佛教者可是不讲什么爱憎分明,恩怨必报的;如果有一天我信了佛,你们有谁骂我、甚至打我,我都可能不会生气呀。朋友Q君不服气地回话说,人家

4、把唾液吐到你的脸上,你就自己擦掉?我说,我可能不仅不擦,还会做到唾面自干呢。成语唾面自干的意思:古时娄师德的弟弟将要到代州上任,辞别时,娄师德告诫他遇事忍耐,他弟弟说:“如果有人把唾沫吐在我脸上,我擦掉它算了。”娄师德说「这还不好,你擦掉它,就违反了人家要发泄怒气的原意,应该让它自己干。”这个成语用以比喻极度忍耐于人家的侮辱而丝毫不加以抵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经常以类似的话语来表达一种克制、忍耐以息事宁人、宽以待人的气度。唾面自干可以作为人们搞好人际关系的经典,但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够像娄师德所说的能做到唾面自干?当今社会,许多失去精神家园,心态浮躁的人们,为了芝麻点事

5、,还会大动干戈呢。我是一介凡夫,气量不大,碰到坏人坏事就经常会嗔怒满腔,感到吃不消。例如,我经常往来的朋友大多是很不错的人,但也有个别朋友,常常说话不检点,举止鄙劣,我最讨厌那种没有教养的人,碍于情面,对这种人我没说什么,而他倒老是来串我家的门,他一来,我就嗔火内生,没有好心情,能躲,我就会躲着他;以此看来,我也属于那种爱憎分明,恩怨必报的人,实在没有半点“唾面自干”的襟怀。对于社会上的坏人坏事,逃离、避让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但是,对于家中的人和事,就不可能这么简单从事了。比如说,你摊上了一个愚蠢却又自以为是,与你格格不入,且时时左右着你的处世态度和作为的老婆,或者你有一个

6、不听管教,忤逆不孝,甚至为非作歹的儿子,你又将如何?如果你爱憎分明,恩怨必报的话,则有可能酿成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唾面自干吧,你只能做到一时,不可能做到一世!儒家倡导的豁达、宽容,“唾面自干”的襟怀,放在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简直就是笑话。但我也相信,高僧大德能够做到“唾面自干”,而凡夫的你通过学佛,以至信佛,则“唾面自干”也有做得到的可能。佛说人有“三毒”,即贪、嗔、痴,是人类遭受痛苦的根源。“三毒'之一的'嗔'——生气,对人不满,怪罪。谁没有“嗔”毒?我原来就是一个“立场坚定,爱憎分明”的人,心胸自然也充满着“嗔”毒。不过,学了佛法,现在我已经相信,一切不良

7、的人际关系和遭遇都是因为自身固有的业障而起,没有理由对别人嗔恨。是我有些佛缘吧,现在胸中的“嗔毒”竟然消除了大半,因而整个人变得圆融、安乐起来,与别人的矛盾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化解。我相信人与人之间会有情志信息的互相感应,自身若有“嗔毒”,必定会通过某种方式辐射给他人,他人的“嗔毒”难免又辐射给自己,使不良的人际关系陷入恶性循环。我的第六感是,当我能够努力戒“嗔”,“嗔毒”轻微,甚至消失的时候,别人对自己较友善,自己的心境也就特别好。故而,要有儒家倡导的豁达、宽容,“唾面自干”的襟怀,真正解决好人际关系问题,必须先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