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

ID:42983665

大小:3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4

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_第1页
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_第2页
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_第3页
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认识(一)病因病机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虚劳”的范畴。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侵袭,内伤脾肾所致。脾肾功能失调,气阴亏损,使体内水津散布、气化发生障碍,则水液泛溢肌肤而见肿满。常见因素:①居处潮湿或涉水冒雨,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湿蕴于中,脾失健运。如湿郁化热,湿热蒸腾中焦,上蒙下注,致正气更加虚损,症状进一步加重。②劳倦伤脾,加之饥饱失常,以致脾气日见亏损,脾虚及肾,而致脾肾两虚。③素体肾虚,或病后体弱,肾气内伤,进一步导致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脾土,以致病情加重。慢性肾炎初起多为虚实夹杂,可见肺肾气虚,水湿内聚证。随着病情的发展,日久

2、伤阴,转为气阴两虚;气阴两虚转为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此外还兼夹邪实的不同,如湿热、瘀血相杂,外感、水湿相混等。(二)辨证论治1、辨证思路慢性肾炎多按脏腑虚损的基本证型,分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四型。标证为邪实之兼夹证,有风邪、风寒、风热、水湿、湿热、血瘀和湿浊。辨证时必须标本结合,如肺肾气虚兼外感风寒或风热,脾肾阳虚兼水湿等,有时一个本证可兼有几个标证。在辨证过程中,关键在于辨别虚实和水肿两方面。(1)辨虚实:慢性肾炎的发病以正虚和标实相兼多见。中医辨证,首先要认清是正虚为主,标实为主,还是虚实夹杂。以正虚为主者,可见肺脾肾的亏损,而以脾肾阳虚较为多见;标

3、实为主者,以湿浊、湿热内蕴,瘀血内阻的证候多见。当然病情为慢性者,表现的虚象应该越来越明显。(2)辨水肿:慢性肾炎的病变过程中,有无水肿,常为辨阳虚和阴虚的一个较为重要的依据。脾气虚弱,水湿不运,内聚于里,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水湿泛滥则多见水肿,而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湿浊或湿热留恋,其水肿就不太明显。2、论治原则慢性肾炎的中医治疗,以治本和治标相兼原则。治本以治肾为主,治标则以除湿化瘀为主。3、治法运用(1)益气固表,利水活血法:适用于肺肾气虚,水湿内聚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且见浮肿,少气无力,易感冒,腰脊酸痛,舌淡苔白润,有齿痕,脉细弱。肺主宣发以通调水道,肾主水之气化

4、能行水。肺失宣肃,水气阻滞而见面部浮肿,肾虚失养,精气不充而见面色萎黄,少气无力,腰脊酸痛;卫外之气不固则易感冒。舌淡,苔白润,有齿印,为肺虚而水湿内聚脉细弱为肾虚之象。方以玉屏风散、防已黄芪汤合黄芪赤风汤加减(黄芪、白术、防风、茯苓、泽泻、益母草、泽兰叶、赤芍、白僵蚕、蝉蜕)。方中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防风、茯苓、泽泻利水消肿;益母草、赤芍、泽兰叶利水活血,血水同治;白僵蚕、蝉蜕祛风而消尿蛋白。尿血重者,加丹皮、白茅根、小蓟;水肿,加车前子、冬瓜皮。(2)温肾健脾,利水活血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临床表现为面色咣白,畏寒肢冷,浮肿明显,神疲倦怠,遗精阳痿或月

5、经失调,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纳呆或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细无力。人之水液布散皆赖肾阳蒸腾,脾气运化。脾肾阳虚则阳气失于布敷,肢体失于温煦,腰失所养,故面色咣白,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阳气不足,水气不得温化,健运失常,湿浊不得外泄,故内聚则纳呆或便溏;肾虚则精失固,则见遗精阳痿或月经失调。舌脉系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象。方以济生肾气汤化裁(黄芪、太子参、桂枝、巴戟天、茯苓、山药、泽泻、车前子、益母草、泽兰叶、白僵蚕、蝉蜕)。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桂枝、巴戟天温阳化气以启利水之机;茯苓、山药、泽泻、车前子健脾利水;益母草、泽兰叶活血利水;白僵蚕、蝉蜕

6、祛风而消除尿蛋白。全身中度以上水肿或胸腹水者,加黑白丑、椒目、大腹皮;风热外感者,可与银翘散合方。(3)滋补肝肾,潜阳活血法:适用于肝肾阴虚,湿热留恋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五心烦热,腰脊酸痛或梦遗或月经失调,小便短涩,大便不畅,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肝开窍于目前,肾开窍于耳,肝肾阴虚,虚阳上亢则眩晕耳鸣,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肾虚精亏,湿热留恋,则口干咽燥,故见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方以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杭菊花、生地、山药、山萸肉、知母、女贞子、川怀牛膝、丹参、益母草、白僵蚕、蝉蜕)。方中枸杞、菊花、生地、知母、女贞子、山萸肉、牛膝滋阴潜

7、阳泻水;山药补益脾肾;丹参、益母草活血利水而不伤阴血;白僵蚕、蝉蜕祛风消蛋白。咽痛者加玄参、桔梗、牛蒡子;皮肤疖肿疮疡者,蚤休、地肤子、银花;小便涩痛不利者,加车前草,白茅根、石韦;苔厚腻者,加薏米、佩兰、石菖蒲。(4)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法:适用于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证。临床表现为面色无华或面色晦暗,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舌燥或长期咽痛,咽部暗红,舌偏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或细涩。久病耗气,阴血亦亏,血脉为之阻滞,则见面色无华或面色晦暗,气虚则少气乏力或易感冒;阴虚则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咽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