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80210
大小:1.02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9-27
《生活方式和肿瘤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肿瘤防治教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生活方式与肿瘤预防青岛市肿瘤防治教育基地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肿瘤防治教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癌症,听起来很可怕?离我们很远吗?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我国癌症流行特点1.癌症死亡率明显上升2.主要高发癌70年代为胃癌、食道癌、肝癌和宫颈癌90年代演变为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和结直肠癌2000年演变为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及结直肠癌。宫颈癌下降了20%,但近几年又有所上升,原因?!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我国癌症流行特点上升最为明显:肺癌、结直肠癌和乳癌农村癌症死亡率上升高于城市每年癌症病人医疗费用约800亿元,约占卫生总费用的20%,
2、远高于其它慢性病费用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肿瘤的定义1.肿瘤是什么?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2.特性:(1)丧失分化成熟能力;(2)相对无限制生长。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导致肿瘤发生的原因?外部原因:个人所处的环境情况和个人生活的方式内部原因:个人的身体素质(易感性)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化学因素外源性:吸烟、饮食、工业污染、职业接触、药物内源性:过氧化产物、自由基、雌激素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辐射、石棉等生物因素致癌性病毒(HBV、HPV、EBV)、幽门螺杆菌环境因素包括哪些?肿瘤预防科普知识
3、讲座系列化学致癌物及其特性化学致癌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性质不同多环芳烃类、芳香胺类、亚硝胺类、杂环胺类、霉菌毒素、生物碱、某些重金属、其它有机化物亲电子性是大多数化学致癌物的共同特性大多数致癌物具有共同的性质,即形成亲电子衍生物。在细胞内,亲电子致癌物极易与核酸和蛋白质相互作用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靶器官肿瘤类型致癌物职业口腔鳞癌吸烟、饮酒、镍化合物鞋和靴制造、家具制造、异丙醇生产食管鳞癌吸烟、饮酒--肺鳞癌、小细胞和大细胞癌、腺癌吸烟、砷、石棉、晶体硅、苯并(a)芘、铍、二(氯)甲醚、1,3-丁二烯、六价铬化合物、煤焦油、沥青、镍化合物、煤烟、芥子气铝生产、煤的气化、焦
4、炭生产、赤铁矿开采、油漆胸膜间皮瘤石棉--胃腺癌烟熏食品、盐腌食品和酸渍食品橡胶工业肝肝细胞癌、血管肉瘤黄曲霉毒素、氯乙烯、吸烟、饮酒--结肠腺癌杂环胺类、石棉模具制造肾肾细胞癌吸烟--膀胱移行细胞癌吸烟、4-氨基联苯、联苯胺、2-萘胺品红、金胺生产前列腺腺癌镉--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砷、苯并(a)芘、煤焦油、沥青、矿物油、煤烟煤的气化、焦炭生产骨髓白血病苯、吸烟、环氧乙烷、抗肿瘤药橡胶工业已知的和可疑的人类致癌物及与癌症有关的职业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空气污染工业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出废气公路沥青苯并芘、甲基胆蒽类环烃化合物、SO2等化工染料等室内外空气的污染室内通风不足
5、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室内环境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污染源被动吸烟室内用煤油烟污染室内空气污浊,自然通风不足室内污染是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根源,值得重视和防范!!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如上所述,大多数人类肿瘤是环境因素引起的。然而,同样暴露于特定致癌物,有些人发病而其他人则不发病;此外,有些肿瘤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这些事实提示,肿瘤的发生还与个人的遗传因素有关。目前认为,环境因素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而个人的遗传特征决定肿瘤的易感性。个人身体素质——易感性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易感人群总人群非易感人群暴露于致癌因素肿瘤风险肿瘤在人群中的异质性分布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
6、系列细胞外对内源性和外源性致癌物作用的遗传差异:代谢多态癌正常细胞体细胞的或遗传的癌变事件细胞内致癌物代谢多态,DNA修复缺陷,细胞周期控制缺陷,基因调控异常细胞外局部细胞相互作用:基质、炎症细胞旁分泌系统作用:激素、生长因子和免疫反应等细胞内影响癌变事件作用或影响转化细胞对外界反应的因素影响癌变事件发生的因素影响癌变事件作用的因素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环境致癌因素与宿主基因的相互作用,逐渐导致并不断累积一系列基因的异常,造成细胞增殖与死亡的动态平衡失调,使正常细胞逐步改变成为癌细胞。从正常细胞发展到危及生命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大多需要经过癌前病变阶段。癌变过程一般需要10年
7、或更长的时间,且取决于癌变部位、致癌因素的强弱以及个体易患性密切相关。癌前病变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可逆性,并不是所有的癌前病变都发展成侵袭性癌。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基因突变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良、恶性细胞区别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肿瘤防治目标将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充分加以应用,则肿瘤的发生将因适当的预防措施而减少1/3。1/3将因早诊断技术的恰当应用而发现于早期并得以根治。剩余1/3将因适当治疗措施而延长生命并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肿瘤预防科普知识讲座系列加强防癌健康教育,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