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ID:42968703

大小:38.7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1页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2页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3页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4页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近现代主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在教育理论方面,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出于提高民族科学和文化教育水平,实现振兴祖国的愿望,处于不同的立场,依据不同的理念,采取不同的方法,苦心孤诣,探索改造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之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教育理论,使中国教育理论从简单模仿进入自我创造和初步民族化的阶段。一.蔡元培教育思想蔡元培(1868-1940):是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1912年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

2、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1、“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军国民教育即体育,目的是培养国民强健的体魄,强兵自卫,抵御外侮;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目的在于国富民强;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目的在于防止出现智欺愚、强凌弱、贫富悬殊现象,是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的根本;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的首创,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和高远的见识,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美感教

3、育即美育,目的在于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情感。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美育还具有和宗教相同的性质和功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总五育”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但五育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屮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屮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适应了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进步潮流。1927年全国教育会议通过的教育宗旨:提高国民道徳,锻炼国民体格,普及科学知识,培养艺术兴趣就包含了德、智、体、美、劳“五育”思想。2、北京大学的改革丄忌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是一所充满封建

4、官僚习气的学校,学生多为封建官僚子弟,入大学堂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曾更换五任校长仍未能改变北大的风气。蔡元培曾留学德国和法国,希望把两国的大学学风引入中国,1917年出任北大校长后,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而貌焕然一新。首先,明确大学的宗旨,扭转校风。大学的性质是“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而非养成资格和贩卖知识的场所”,在改变校风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他们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长;整顿教师队伍,聘请学有所成、德高望重的学者任教,辞掉不称职的中外教师;

5、率先在大学中设立各科研究所,丰富图书馆藏,为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提倡道德修养,成立各种团体,培养学生正当兴趣。其次,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无论何种学派,只要它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使彼此相反,也可在大学里自由地研究和讲授;在教师聘请上以学术造诣为标准,而不管其政治倾向如何。这一原则打破了长期以来封建文化的专制和垄断,有利于资产阶级新文化的传播。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体制。规定评议会是学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各科设立教授会,把学校发展的责任交给教授,由教授

6、管理学校。第四,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学科,改变“轻学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改年级制为选科制;招收女生,开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的先河;实行旁听生制度,教学和学术向社会公开;创办平民学校和夜校。总Z,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是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他在北大确立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最终使北大成为了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大学。北大也因此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心,以及五四运动的发源地。3、教育独立思想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上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基木

7、观点是: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立。这一思想在当吋北洋军阀统治吋期有其合理性,并在后来收冋教育权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杨贤江教育思想杨贤江(1895—1931):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明了教育的本质,认为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它与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观念形态一样,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是关于教育木质问题的经典论断,是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杨贤江对教育本质问题的具体分析如下:(

8、1)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如获取生活资料的实用教育和安慰精神的宗教教育;(2)私有制i的产生导致教育“变质”。教育在原始社会是“全人类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出现了教育的变质,即阶级对立的教育:表现为体脑分离、教育与劳动分离、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势女教育的不平等;(3)未来社会的教育,随着私有制的消灭和阶级的消亡,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