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64395
大小:2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背影》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背影》(朱自清)(第一课时)一、教材简析:1、《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去赞美爱,能够使学生在其中深刻的体会这种相怜相爱的感情。二、教学目标:1、学习截取法构建文章。2、明确文章线索,体会父子深情。3、品味朴实,饱满深情的语言。4、感悟父母亲情,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三、教学重点:1、学习截取法构建文章。2、品味朴实,饱满深情的语言。四、教学难点:学习截取法构建。五、教学方法1、目标导学法充
2、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导读功能,用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步步激疑启思,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读思同步法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思同步进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读书水平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符合循序渐进的思维规律。3、在研读课文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安排一些思考题让学生思考,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习课文完成后,布置作业进行达标测,当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地。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听歌曲《背影》导入新课。(创设意境)2.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
3、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板书课题:背影)请同学们仔细听课文范读。二、介绍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三、写作背景《背影》写于
4、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20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四、检查预习1、字音颇pō卸xiè藉jí迂yū栅zhà箸zhù颓tuí踌躇chóuchú蹒跚pánshān琐屑suǒxiè2、多音字差丧3、形近字(栅<栅栏>跚<蹒跚>姗<姗姗来迟>)(藉<狼藉>籍<书籍>)五、整体感悟1
5、、这是一篇(纪实散文),它以(背影)为线索,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六、读课文寻找“背影”文章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一段)——虚写(开篇点题,引发悬念,表达了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又提示了全文的核心内容,突出主题。)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第六段)——实写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第六段)——实写(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
6、黑布马褂的背影”。(第七段)——虚写(这个“背影”寄托着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深化文章主题,并与开头呼应。简洁概括)<1>难忘背影(思念父亲)<2>艰难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七、小结:父子情深——父疼子,子疼父八、作业几次“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