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50411
大小:15.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5
《阿长与《山海经》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尧都区争创“三优”优质高效课教案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尧都区刘村联校刘村一中郭晋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感情。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完成片段练习。4、通过学习,感悟鲁迅对阿长的同情、感激、怀念之情。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完成片段练习。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学习散文还不是很得法,又加之现在农村学校的学生,语文底子差,(差到连句子都读不过去、拼音不会标注)阅读理解能力就更差了,所
2、以需要老师慢慢的引导。于是,针对本文的教学,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点拨、提问的方法,目的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方法:复述法、启发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电子白板PPT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是谁讲的么?长妈妈。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3、阿长与《山海经》”来纪念她。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一起走进阿长与《山海经》,去了解这位阿长——二、出示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感情。3、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完成片段练习。4、通过学习,感悟鲁迅对阿长的同情、感激、怀念之情。三、检查预习效果(学习方式:口答或抽学生上堂展示)1、文学常识填空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作者是(),原名()字(),()人,我国现代伟大的()家、()家、()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笔名(“”
4、)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2、字词检测(1)完成导学案36页,字词认读1、2题。(2)完成导学案38页,基础巩固1.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情?重点写了什么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怎样的一个人?2、在文中标出“我”对阿长感情变化的语句。从全文看,鲁迅又是以什么样的情感写这篇文章的?(学习方式:学生读文,批注相关内容,抽学生上堂展示)五、合作探究:写作方法——欲扬先抑(学习方式:教师引导、讲解)欲扬先抑:欲扬先抑是一种表
5、现手法,是一种描写人物或事物的技巧,方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目的是“扬”,“抑”是手段,为了突出事物的品质与精神,开始对其前阶段“抑”,即进行贬低、否定;为文章进行蓄势;到结尾,进行褒扬,使所表现的事物的形象品质达到一定的高度,有力的突出中心。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比如
6、:课文中为了突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先写了她称呼的由来,讨厌她的絮叨、对“我”的管束严格、繁多的礼节,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反衬后文“我”对她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六、课堂练笔(学习方式:小组内交流,抽学生口头展示)寻找“阿长”:——回想身边的“阿长”你觉得阿长像身边的谁?是年迈不识字的老祖母,爱唠叨的母亲,还是爱管闲事的阿姨,邻居的大妈……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自拟题目,完成作文片段练习七、学生口头展示八、课堂小结:学生自由说出在这节课上的收获。九、布置作业:文中的阿长是一个不识字的保姆,
7、她是如何给我买来渴慕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的呢?请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课文的后半部分内容。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读。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鲁迅事件(8)感情(厌、烦、恨、敬、念)同情、感激、怀念写法(欲扬先抑)尧都区争创“三优”优质高效课教案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郭晋英刘村联校刘村一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