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1常见症状

诊断1常见症状

ID:42946900

大小:9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4

诊断1常见症状_第1页
诊断1常见症状_第2页
诊断1常见症状_第3页
诊断1常见症状_第4页
诊断1常见症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诊断1常见症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发热☆n.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发生机制:1.致热源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⑴外源性致热源:毒素(2)内源性致热源:又称门细胞致热源,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等。2.非致热源性发热:(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甲亢(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心衰病因与分类发热的病因分感染性(病毒、细菌、支原体)和非感染性两大类。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1)低热:37.3-38°C。

2、(2)中等热度:3&1-39°C(3)高热:39.1-41°C(4)超高热:41°C异常。2.发热的临床过程:(1)体温上升期(2)高热期(3)体温下降期热型6种1.n・稽留热:体温恒定的维持在39-40°C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I韦I不超过1°C。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伤寒高热期。1.n・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提问常在39°C以上,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C,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3.间歇热:提问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

3、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4.波状热:常见丁•布氏杆菌病。5・hin・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C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霍奇金病。不规则热3水肿产生水中的机制:1.毛细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2.钠水潴留3.静脉、淋巴回流障碍病因与临床表现:1.全身性水肿(包括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1)心源性水肿:1)主要原因是右心衰竭2)水肿特点:①身体低垂部位首先

4、岀现水肿-踝内侧,颜面一•般不出现水肿,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②对称性、凹陷性;③通常有颈静脉怒张、肝肿人,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上行性(2)肾源性水肿:1)机制:肾排泄钠、水减少导致钠水潴留。2)水肿特点:晨间有眼险与颜面水肿,很快发展为全身水肿。下行性(3)肝源性水肿1)常见原因:肝硬化2)主要表现为腹水,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1.局部性水肿常见的局部水肿:①炎症性水肿;②淋巴回流障碍性水肿;③静脉回流障碍性水肿;④血管神经性水肿;⑤神经源性水肿;⑥局部粘液性

5、水肿伴随症状1•水肿伴肝肿大:心源性.肝源性,同时有颈静脉怒张者则为心源性。2.水肿伴重度蛋白尿:肾源性3.水肿伴呼吸困难与发绡:心脏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4咳嗽与咳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n・咳痰:借助咳嗽将痰排出称咳痰。发生机制:咳嗽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病因:5大类1•呼吸道疾病2•胸膜疾病2.心血管疾病3.中枢神经因素5•其他因素所致慢性咳嗽: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后。痰的性质和痰量:痰的性质分黏液性、浆液性、脓性、血性。恶臭痰提示有厌氧菌感染;铁锈

6、色痰为典型肺炎球菌肺炎的特征;粉红色泡沫痰是肺水肿的特征。教材P17咳嗽的伴随症状有时间看IIIn•咯血: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及肺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咔出称咯血。病因:1.2.3.41.支气管疾病2•肺部疾病:在我国,引起咯血的首要原因是肺结核。1.心血管疾病4•其他咯血与呕血的鉴别:酸碱反应咯血-碱性呕血-酸性黑便咯血-唔,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呕血-柏油样便临床表现:1.年龄: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纸烟20支/日X20年),高度注意支气管肺癌的可能。2.咯血量:每日咯血量:100ml以内为小量;1

7、00-500m1为中等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3.颜色和性状:支气管扩张-鲜红色;二尖瓣狭窄-暗红色;左心衰-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6胸痛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一胸病n・牵涉痛:远离患病器官的某部体表或深入组织疼痛,称牵涉痛或放射痛。心绞痛称绞榨样痛并有重压窒息感,心绞痛发作时间短暂(持续1-5分钟);心绞痛发作可在劳力或精神紧张时诱发,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或硝酸界山梨酯后于1-2分钟内缓解,而对心肌梗死所致的疼痛则服药无效。7发绡☆n.发组: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或黏膜呈

8、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也可称紫纽。发生机制:发组是由于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的绝对量增加所致。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可用血氧的未饱和度来表示。毛细血管内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l)时皮肤黏膜可出现发组。严重平贫血(HbV60g/L)时,虽SaO2明显降低,但常不能显示发纟也故在临床上所见发纽,并不能全部确切反映动脉血氧下降的情况。病因与分类2大类1.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真性发组)3种(1)中心性发纽:受累部位的皮肤温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