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ID:42905619

大小:328.81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9-25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_第1页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_第2页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_第3页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_第4页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从理论上阐述“什么是文学”,根据文学本体——文学存在的根据,阐明文学的基本性质和一般特征。文学理论要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来回答“什么是文学”的问题。任何文学观念都只是逼近而不是穷尽关于文学本体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本体是一个形而上的对文学本质的设定文学存在,是我们假设的包括所有文学现象的概念根据一个最普遍、最一般、最根本的本质,界定这些现象为文学文学作为一种活动从不同角度把握文学,得出不同的文学观念,形成不同的文学理论。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审美性即是教材作者设定的文学本体

2、一、文学和文学观念对文学活动四要素的侧重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学观念。(一)广义文学观与狭义文学观原始的、广义的文学观几乎包括一切见诸于文字的材料。狭义的文学观念,是指具有审美特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通常认为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广义的文学观念至今仍有意义。(二)几种文学观的涵义1.模仿说这是在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中界定文学。模仿说的基本观点: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或自然的模仿。何为模仿、模仿什么模仿的媒介和技术(方式)2.实用说从实用的观点看待文学,也就认为文学的价值取决于外在的目的,它是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须根据它依赖的目的确定文学的价

3、值。各种实用观念,总体上是强调文学传播主导意识形态、进行道德教化、传授知识、提供精神享受等功能。为达到某种外在目的,也须采用某种无可替代的方式达到目的。由此重视文学的技艺。3.表现说在中国最早的文学观念中就有“表现”的内涵——“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等。表现说的基本观念:文学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序言》,《西方文论选》下,第17页)由此决定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4.客观说将作品(或文本)看成是一

4、个独立的自足体来分析,“并只根据作品存在方式的内在标准来评判它。”(教材,第6页)艾布拉姆斯的这段话有两个要点:1)作品是一个自足体;2)作品自立标准“内在标准”的确立并非无源之水,它与社会生活存在着非直接,然而更为广泛、深刻的联系。(三)几种文学观的联系在严格意义上,自足与关联、再现与表现、功用与超越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各种观念在有所侧重中达成理论的自洽。在想象中可以构筑“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在批评实践中却不能不有所侧重。(第一次课,2007/9/7)二、审美与文学现在人们倾向于认为文学的基本属性是审美特性。最初人们是在语言形式上确认文学

5、作品与其它文字表达的区别。把文字表达的艺术性当成是文学的基本特征。于是在确定文学的“审美性”时,也就自然而然地首先关注“语言”了。这更多的是现代人的观念。资料“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评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故于夫篇什,杂而集之。”——萧统:《文选·序》然而文学的审美特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文学以话语的形式全方位展示了人的实践活动,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现实建立了种种关系。人的实践可分为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两大类。在精神活动

6、中,人形成了理论(性)、宗教、艺术、伦理等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主要是审美的方式。即使立足于“形式”理解文学艺术的审美性,也势必在人的实践中历史性地说明形式的审美意味。如:美的形式——理解为有意味的形式,而有意味——则归因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积淀。因此我们要在人的实践中理解艺术的审美特性,理解文学的审美特性。(一)人及其社会实践1、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是生活于社会中的、现实的、具体的个体。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活动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实践是人的意识的根源,但实践又是人的实践。人的实践,关键在于人的自由特性,正是这一点与其

7、它动物不同。人的实践,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2、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凝聚于其实践对象中,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指人的一切思维感觉和实践能力的总和。)对象化:表现为人化的自然,社会——“对象成了他自身”。(第9页:“无论是实践过程、劳动产品、人类社会,还是大自然的运作、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只要因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或直接、间接地发生了变化,或与人形成了新的关系,就会成为‘人化的自然’,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显现。”资料(教材第10页)马克思指出,人的历史与人的现实都因此成为人类认识自身、感受自己的生命、力

8、量和本质的对象:“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己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