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5259
大小:15.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地理组 邓建梅 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高考命题看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邓建梅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颁布,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地理教科书编写要根据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和创新实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个中学阶段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要贯穿不同学段的始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根据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把地理核心素养(空间与表达、地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具体到各个学段,即根据高中和初中学段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及水
2、平,结合两个学段地理学科内容与特点,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形成初中和高中学段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且做好两个学段核心素养目标的纵向衔接,这是地理核心素养最终落实和培养的关键。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教育评价的依据,是对中学地理学科建设具有全局意义、影响深远的顶层设计。地理课程标准应当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建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可根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要求、高中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特点及水平,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落实在普通高中地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
3、地理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具有发展的连续性,也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多样的,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和地理教育评价等方面。高考地理试题需要在规定的试卷中呈现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地理区域(空间概念和事实信息),让学生认识区域环境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和可变性(区域特征和学科属性),认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并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辨析与思考。从关注区域环境要素的均质性、结构的系统性、空间的独特性等学科内容到关注学生观察灵感的瞬间性、认知方式的随意性、思维路径的不确定性等发展素养的转变,是高考地理试题改革的重大突破,如例1(2
4、016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卷第36题)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
5、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图3为横县在广西壮族治区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1)与江苏省、浙江省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区域认知是高考
6、地理试题命题的基础,有效认知要建立在信息转化之上,依此题设计模式可以看出综合能力目标中的“区域定位”向核心素养目标中的“区域认知”过渡的端倪。高考地理试题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而有效度、简洁且具新意、真实富有价值的背景信息,并结合信息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试题设计不是给学生建造一座信息堆砌、问题构成的“里程碑”,让学生膜拜,而是为学生搭建一座信息激发、问题生成的“彩虹桥”。要让学生既可以从此岸看到彼岸,拥有前瞻意识(想法),又可以从此岸到达彼岸,实现跨越式成长(做法),试题的选拔功能与导向作用十分明显。例1的本意是基于区域认知素养目标,让学生对与“茉莉”相关的地理时空、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
7、系等背景信息和问题信息进行有效认知,这是高考地理命题的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价值取向。试题的创意在于:凸显区域认知素养目标,试题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将地理事象(茉莉)置于真实的区域环境中,认识区域内部特征与外部联系;采集有效信息对特定的地理事象进行加工整理,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列举区域评价的相关理据、正确评析区域开发利用中的利弊得失问题。试题的新意在于:从引导学生建构区域空间概念,帮助学生认识区域知识结构,强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