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902064
大小:18.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4
《《观沧海》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观沧海》教学设计蔡家坡初级中学刘晟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在反复朗读中培养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理解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3、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4、启发学生像作者一样,心存远大志向,将来为促进社会的进步而建功立业。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教学难点:理解并学习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让学生感受雄浑壮阔的气势。5/52、介绍曹操与写作背景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
2、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学生介绍)师简介曹操(用PPT强调需要识记的重点):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北征乌桓,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正当秋风萧瑟之际,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二、反复朗读,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领略诗歌的意境和内容。1、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正音(PPT)(抽查C组学生):碣石(jié)澹澹(dàn)萧瑟(xiāo)(sè)竦峙(sǒng)(zhì)学生齐读。2、读出节奏。5/5简介乐府诗常识:乐府是
3、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形式的自由和多样,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杂言种种。四言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二停顿,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请同学们划出节奏,再按节奏来读。(PPT展示节奏)学生齐读。大家推荐学生读。3、读出重音。师范读。学生划出重音。学生齐读。4、合作赏读:(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诗的题目叫《观沧海》,作者“观”到了什么样的景?明确:描写了曹操登碣石山所见沧海之景:海水、山岛、草木、洪波、日、月、星辰。(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作
4、者登高看到的景象。(PPT)参考译文:(挥师)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 岛上树木聚集在一起生长,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 5/5灿烂的银河,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发源。 真是幸运啊,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3)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PPT展示全诗,实景用蓝色字,虚景用红色字)海水荡漾山岛耸立草木丰茂洪波涌起——所见之景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之景虚景 虚实相映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和宏伟。(4)“诗言志”。诗人当时正处
5、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的是哪一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现在,让我们带着远大
6、的抱负,像曹操那样豪迈地朗诵一遍《观沧海》 5/55、读出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男女赛读。齐读。三、拓展与迁移:用这堂课学到的读诗技巧朗读曹操的《龟虽寿》。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观沧海》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龟虽寿》3、随笔《我的理想》 板书设计: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感情所见之景实景借景抒情博大的胸怀想象之景虚景寓情于景豪迈的气概5/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