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矩形(第2课时)

18.2.1矩形(第2课时)

ID:42899130

大小:7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18.2.1矩形(第2课时)_第1页
18.2.1矩形(第2课时)_第2页
18.2.1矩形(第2课时)_第3页
18.2.1矩形(第2课时)_第4页
18.2.1矩形(第2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18.2.1矩形(第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8.2.1矩形(第2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矩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内容解析矩形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几何图形.矩形的判定是以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等有关知识为研究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矩形的判定又是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应用的深化和扩充.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又是研究正方形的基础,对正方形的研究起着示范作用并具有指导意义.矩形的判定定理与矩形的性质定理是互逆命题,其研究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研究方法一

2、脉相承.故而类比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研究思路,提出矩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否成立,再从矩形的定义出发,证明命题成立从而得到矩形的判定定理,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在运用矩形判定定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判定矩形的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矩形判定定理的探究与应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探索并证明矩形的判定,体会类比思想,明确矩形的判定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2)灵活运用矩形判定定理解决有关问题.2.目标解析目标(1)的具体要求是:经历矩形判

3、定定理的探究过程,能够从矩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提出矩形的判定方法,能够从定义出发证明判定矩形的条件,形成对矩形判定定理的完整认识,明确判定方法,并进行推理论证.目标(2)的具体要求是:明确判定矩形的条件,能在不同情境中根据所给条件,正确选择判定方法,能够综合运用判定定理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任意四边形是矩形.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6对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经过近两年的初中学习,推理意识与能力有所加强.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具备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研究经验,对命题与逆命题、定理与逆定理已经有了初步的

4、认识.因此矩形的判定的学习不能只是在实验操作中发现,而应类比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研究方法从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先进行猜想,再进行证明.这样的学习经历有利于他们后续的学习.但可能有些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从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出发,提出判定矩形的条件.另外,根据一个数学命题写出它的逆命题,学生可能也有困难.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通过研究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提出判定定理的猜想.四、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情境创设:为促进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一些相框将这些照片挂起来(展示照片),张老师按照两组对边相等做了一个相框,然后度量了一下这个角

5、是直角,张老师制作的这个相框是什么图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定义是研究矩形的基础,也是证明其它判定方法的依据问题1还有其他方法验证这个相框是矩形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有.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矩形的判定,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研究矩形判定问题.2.类比思考,探究判定问题2我们是如何探究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师生活动: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教师提炼(同时多媒体展示):性质猜想判定定理证明逆命题追问:我们能否类比平行四边形判定的探究思路,从矩形性质的逆命

6、题出发来研究矩形的判定呢?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矩形的性质,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并交流讨论.填写下表:6矩形的性质逆命题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设计意图:通过对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回顾反思,引导学生猜想研究矩形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数学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类比的思想.问题3矩形的四个角是直角的逆命题是什么?师生活动:回答正确的予以肯定,若出现问题教师进行适时点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已经是平行四边形,与后

7、面的平行四边形重复,由于数学讲究简洁、严谨,因此应修改为由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DACB追问1:你能根据条件做出图形吗?图1师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一块作图,先做出三个直角,学生观察发现第四个直角并不用做出,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直角,第四个角也是直角,因此只需要三个角是直角即可.也即: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追问2:你证明此命题的正确性吗?师生活动:学生口头描述其证明过程,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正确的给予表扬和鼓励,错误的适时点拨指导.证明完毕师生共同得到判定定理1并板书,由学生说出符号语言.设计意图:通过作图直观的引导学

8、生找到最简洁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的科学性.问题4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逆命题是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正确的需加以说明,错误的需举出反例.教师进行适时点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