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

ID:42898806

大小:11.22 MB

页数:63页

时间:2019-09-25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1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2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3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4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5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6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7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8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9页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_第10页
资源描述:

《放射培训职业病防治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卫生监督所黄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2001年6月29日22次常委会审议2001年8月16日23次常委会2001年10月27日24次常委会审议通过,江泽民主席当日签署第六十号主席令,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全国人大审议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基本原则以宪法为依据,与现有法律法规相衔接定位:维权法,保护劳动者健康权职业病防治义务人——用人单位保护对象——劳动者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管理方式: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重点:控制危害源头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基本原则处理好三类法律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政府与用人单位、服务机构的行政

2、监管关系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民事法律关系处理好各方当事人关系用人单位、劳动者、政府、职业卫生服务者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群众监督作用社会监督职业病防治原理职业病的特点可预防而难以治疗:从源头控制人为性:规范用工行为,规范作业行为疾病控制的公共卫生理论通过法律和教育手段,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实施综合防治策略职业病防治与传染病防治的区别治理职业危害: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消除传染源(治疗病人)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职业病防治原理(续)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群体)预防、消除危害源头二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控制(群体)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定期检测

3、与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三级预防:控制疾病恶化,挽救残存功能(个体)职业病人的治疗与康复保障职业病人的权益劳动者权利:1、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2、接受职业健康监护权,对遭受职业危害的劳动者享有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卫生健康服务;3、知情权,劳动者有权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场所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4、请求权,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为其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5、检举、控告权,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

4、和控告;6、拒绝作业权,劳动者有权拒绝用人单位及其管理人员的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有限制的权利)7、民主监督管理权。用人单位的权利:1、督促检查劳动者遵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2、督促检查劳动者执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3、制止劳动者违章(操作)作业。劳动者义务:1、履行劳动合同的义务;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义务;3、遵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规章制度的义务;4、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义务;5、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遵守操作规程的义务。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一、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的义务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负总责,是因为职业病防治工

5、作的好坏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重视、是否采取措施、是否落实各项制度、是否有组织保证等。用人单位承担的职业危害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天晔案件法律文书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二、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义务工伤社会保险是对因生产工作负伤、致残、死亡而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或其遗属提供生活保障、医疗服务、职业康复和经济补偿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生活保障。工伤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承担投保责任,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只要履行了自己的劳动义务,就有权享受为其提供的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实行工伤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生产和工作积极性,有利于

6、促进安全生产,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义务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规定:1.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3.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与无害分开;4.有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预防职业病要从源头抓起,只有在源头实施控制和管理,才能防患于未然。工作场所是否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对预防和减轻职业危害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这一环节做好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或者减少劳动者受到职业病因素的危害。四、申报职业

7、病危害项目的义务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根据卫生部《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规定,凡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都应当按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其目的是使卫生行政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有利于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管理。五、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的义务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设置管理机构(组织)、配备专业人员制定防治计划、实施方案建立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监测、评价制度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上述管理措施直接影响用人单位

8、职业病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