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

ID:42896575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_第1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_第2页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 二、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  动物和人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为本病重要动

2、物传染源。 三、乙脑是如何传播的?  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能传播本病的蚊虫很多,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 四、哪些人群容易感染乙脑?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成人多因隐性感染而免疫。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但因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近来报道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罕有二次发病者。 五、乙脑的流行特征  本病流行于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一些国家,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但随地理环境的不同,流行季节略有上下,华南地区的流

3、行高峰在6~7月,华北地区为7~8月,而东北地区则为8~9月,均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气温和雨量与本病的流行也有密切关系。  乙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者罕见。 六、感染乙脑后有哪些症状?乙脑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天左右。患者主要表现发烧、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嗜睡不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感染乙脑后患者症状较重不一,轻者仅出现呼吸道症状或呈一过性发热。重者发病来势凶猛,很快进入极期,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为特征,重症者常伴中枢神经衰竭。病死率可达5%~15%。 七、如何预

4、防乙脑?1.免疫接种: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0岁以下儿童均应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完成接种,以迅速提高人群免疫力。儿童经初次基础免疫后应按规定加强免疫。2.灭蚊防蚊: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清扫卫生死角、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农村重点是消灭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的蚊虫。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不提倡露宿。刘中医务室2009.10.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