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94545
大小:3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4
《妇科常见病的中西医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妇科常见病的中西医防治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竞争压力、工作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女性的妇科疾病谱发生很大改变,特别是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反复流产、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妇科肿瘤等妇科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特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的中医药,已成为预防、治疗诸多妇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莆田市第一医院中医妇科黄瑞英 女性因特殊的解剖生殖器官,有着月经、妊娠、产育、哺乳等特殊生理活动,中医认为这些生理活
2、动均以血为用,使机体常常处于气血相对不平衡状态,外感病邪、情志内伤、生活失度和体质因素常常容易成为致病的原因,使机体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生殖器官受损,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中医中药治疗妇科病是以整体观、辨证观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并结合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根据疾病不同的证候、个体的体质、不同的时令、地域等分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证型选用滋肾补肾、疏肝养肝、健脾和胃、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等治疗方法,全面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流通,脏腑功能协调
3、,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特色与优势主要是调经、种子、安胎、产后调治、治疗带下及养生保健,对于月经不调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围绝经期综合症、盆腔炎、阴道炎、妊娠剧吐、先兆流产和反复流产、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身痛、产后体虚、产后缺乳及不孕症等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疗效,对于一些妇科恶性肿瘤的术后、化疗或放疗后的患者配合中医药治疗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和耐受力,降低化疗药物或放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或恢复健康。 中医治疗妇科病优势:疗效好、无长期使用激素
4、类药物的烦恼、毒副作用较西药明显减少。中医妇科学,运用中医学理论与方法,防治妇女特有疾病,具有以“调”为主、安全、几乎无副作用等特点,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妇科疾病,常能收到较好疗效。◇常见的妇科病盆腔炎,月经病(月经不调、痛经等),不孕症,妊娠病(先兆流产、母子ABO血型不合等),产后病(产后奶胀、缺乳、身痛等),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尿潴留等。◇常用治疗方法1.理疗:具有镇痛、解痉、消炎、调节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综合治疗仪、中药封包治疗、超短波、电脑中频、低周波等。2.中药灌肠:本法可使药物在
5、直肠吸收,增加盆腔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利于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3.针刺疗法:激发经络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宜行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促进身心康复的目的。4.灸法:可温通经络、祛风散寒、回阳固脱。5.拔罐法:其作用在于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除湿。6.推拿疗法:起到调整脏腑功能、调和气血、解痉止痛、理筋整复的作用。7.中药内服、外敷: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方剂。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中最为主要的局部病变,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占妇科疾病的50%以上,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着重要关系
6、。目前对宫颈糜烂的疗法颇多,特别是在中西药结合治疗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现简述如下。 中西药合并外用 贾金华等报道中西药结合治疗宫颈糜烂60例。方法:用中药紫草、金银花、甘草、冰片等与西药氯霉素制成乳状即“复紫乳”,将5cm×5cm小方块纱布浸泡于“复紫乳”液中,4~5层“复紫乳”纱布敷于宫颈表面,24h更换纱布,月经净后3d开始上药,7d为1个疗程。同时30例用洗必泰栓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60%,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率23.3%,有效率80%. 张玲华等报道,用“宫糜栓”治疗宫颈糜烂78例,取得较好疗
7、效。方法:黄芪15g,血竭10g,冰片2g,乳香15g,没药15g,灭滴灵4g,菠萝蛋白酶20万单位。将上述药品制成T型栓剂。将药栓的尖端插入宫颈管内,尾端贴于宫颈表面,然后用带尾丝的大棉球填塞,24h后自行取出棉球。用药1次/3d,每10次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药。结果:1个疗程后治愈率达88.5%.其中糜烂程度越重,用药次数越多。 徐德福用中西药散剂治疗宫颈糜烂340例。方法:鹿角霜、黄柏、枯矾、苦参各15g,百部、白及各10g,三七9g,儿茶6g,冰片、乳香各6g,氯霉素7.5g,强的松150mg,甲硝唑3
8、g.共研细过筛,装瓶备用。月经净后3d开始涂药,清洗外阴,将药粉直接敷于宫颈糜烂处。上药1次/2d,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315例(占92.6%)。 高新平等用中西药膜治疗宫颈糜烂242例。药膜分为白膜和红膜,医学
9、教育网搜集整理白膜主成分:氟胍酸、甲硝唑、新霉素、硫酸锌、己烯雌酚等;红膜主成分:蟾酥、雄黄、珍珠、掌叶半夏、朱砂等。上述诸药按一定比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