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的德育渗透

美术中的德育渗透

ID:42889555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美术中的德育渗透_第1页
美术中的德育渗透_第2页
美术中的德育渗透_第3页
资源描述:

《美术中的德育渗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美术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始终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该善于依托美术课的绘画、工艺、欣赏等特定课型平台,深入挖掘德育因素,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生活实际,进行富有创意的、持之以恒的德育渗透,使德育能够有机地融入美术教育教学之中,促使学生成长为既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又富有艺术素养的一代新人。笔者通过多年的美术教学研究,认为要想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我们可以从以

2、下两个方面着手。一、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美术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涵盖面较为广泛,但因其零星而不系统,需要教师认真地把握和组织,即美术教师必须努力寻找与德育内容相应的美术知识点,以此为依托,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渗透和灌输。教师一旦抓准了知识点,正确地进行课堂组织,这种德育灌输的效果就会显示出来,因此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自觉挖掘。如“创作必先立意”,画者必先沉浸在生活的境界里面,画者与对象之间在精神上有了联系后,才能触发灵感,最终产生能打动观众心弦的作品。李可染的《清漓风光图》、石涛的《天门山图》、郭熙的《窠砰远图》等

3、,若用审美的情趣去感受和欣赏,则能让学生为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艺术文化遗产感到骄傲和自豪,给学生以爱国的真切感受。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术教学中,可借助美术学科特有的美育平台,通过将理寓于美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常启迪学生:牡丹、芍药、鸾凤、孔雀象征高贵,松柏象征长寿,梅菊象征晚节,“独立凌冰霜”正是“秋菊”的写照。在引导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幅中国山水画时,画中只画蝌蚪不画蛙,十里之外却有蛙声一片,我以此为契机,让学生遐想。由于中国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所以继承和发扬中国山水画的优秀传统,热情描绘我们祖国美丽的大自然及日

4、新月异的变化,可让学生在美的境界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与人文素养。如果教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人文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有效地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此外,教师还要深入钻研美术教育的新要求,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二、通过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开展好美术的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渗透不可或缺的途径。每一次课外活动,我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

5、题研究,在专题活动的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搜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等。如在母亲节来临的时刻,我提议学生制作“献给母亲的卡片”,以培养学生爱母亲、爱亲人的思想感情和团体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我在课前先要求学生做好准备,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刻画母爱的图片、摄影、木刻、雕塑等作品,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然后动手制作卡片,并在活动过程中安排了:1.讲母亲的故事;2.展示图片、摄影等,畅谈感受;3.分组讨论,理解母爱;

6、4.学会感恩,祝福母亲等环节。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让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过程中,增强了绘画设计的能力,提高了搜集整理材料的水平,又学会了感恩,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及尊重他人的品格。“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美术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构思与传达的主体这“源头”必须“活水”长流!也就是说,美术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美术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

7、性光辉的美丽图画。总之,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一直作为本人美术教育中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在新世纪初中“德育工程”的背景下,如何真正将德育工作有机地渗透于平时的美术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接受德育熏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去深入细致尝试与探索,把理寓于美的形式中,善于借助美育的形式,来提高德育的质量,时刻牢记“教之道,德为先”的道理,寓教于乐,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