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

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

ID:42889094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_第1页
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_第2页
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_第3页
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综合性学习-传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综合性学习复习之传统文化主题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经典。2.了解近年综合性学习题型,掌握答题方法。3.培养学生继承君子之风,弘扬传统美德。二、真题回顾1(2015陕西)“文明着装传承美德”2(2014陕西)“亲近书信传承文化”3(2012陕西)“开展书法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师:回顾今年中考真题,不难发现传统文化主题9年7考是高频考点。师: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到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庄子》中有“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么什么是君子的风范呢?这节课,我邀请大家参加以“继承君子之风,弘扬传统美德”

2、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大家参与完成下列活动。【活动一:探·君子之德】师:“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107次,并且在所有二十篇中都有出现,是《论语》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我们不妨从《论语》入手,探究君子的品德。请同学们阅读导学案上几则名言,概括君子应有的品德。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重义轻利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宽容待人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

3、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既有文采有很朴实(文质彬彬)4、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宪问篇》(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仁德、智慧、勇敢4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和谐独立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君子定要求自己,小人只要求别人。)

4、---严于律己联系考点:1、搜集、筛选、提取并整合各类材料的信息。2、探讨语言材料所反映的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和人文思想【提取信息与概括类】作答方法与要点:1、看题干明要求2、读材料抓要点3、找异同巧概括4、理清思路作答--规范表达【活动二:赞·君子楷模】师:古往今来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君子。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被迅先生称赞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的杜甫;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永不服输的大国工匠-—李万君;妙手仁心的极重度脊椎畸形矫正专家-—梁益建。等等有人为其中的一位君子写了一段推荐词,同

5、学们一起读一读。示例:“身处一方陋室,心却恬然自适。远离官场与喧嚣,他拥书自雄;结交鸿儒与知音,他谈笑风生。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因了这份美德,陋室亦馨香四溢。他就是我心中的君子---刘禹锡”师:参考示例,为你心中的君子写一段推荐词。同学注意选取的人物要符合“君子”的特点,用简洁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所选君子的事迹,崇高的精神和闪光点,表达要饱含崇敬之意。联系考点:根据需要调整表达内容和方式探讨语言材料所反映的人生价值、时代精神和人文思想。【文字表达类】作答方法和要点:内容:事迹典型,以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人物的典型事迹勾勒人物的形象。主旨:彰显精神,运用议论

6、的表达方式,展示值得称颂或钦佩的品质。4语言:要富有文采,使用修辞,如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活动三:赏·君子化身】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些植物因其特点而成为了君子的象征。周敦颐曾盛赞“莲,花之君子者也”。大家还知道哪些花为誉为花中的君子?---梅兰竹菊。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小竞赛,按照我们目前自然形成的四大组,以组为单位,两两对决。请同学们说出含有“梅”、“兰”、“竹”、“菊”的诗文。飞花令联系考点:确定活动主题,制定并完成简单的活动方案。---活动策划类常见题型:积累诗句、制定方案、补充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

7、细则,步骤等。比如一个活动方案要包括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等。而活动方式只是其中一个具体的活动形式,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办手抄报等。)作答方法与要点:诗句积累求稳求稳,方案制定格式规整,活动策划前后连贯。【活动四:践·君子行动】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美德,某中学开展了“校园君子”评选活动。但有同学提出中学生年龄还小,不具备君子要求。而且学生应该以学业为主,参与这一活动没有意义。你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2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承君子之风则国

8、成君子之邦!联系考点:完整、清晰、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具体社会现象或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