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课后练习 (2)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 (2)

ID:42884668

大小:3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 (2)_第1页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 (2)_第2页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 (2)_第3页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课后练习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1、本文作者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3.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行道之人弗受(《孟子》)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E.遂与外人间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4.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

2、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2分)()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答7.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9.“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2分)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

4、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13.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1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1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答:答案:1、饮酒(归园田居)(1分,只要是陶渊明著名诗作即可)2、(1)交错相通(互相通达)(2)通

5、“邀”,邀请(共2分,每小题1分)15.A、B(A项:走;B项:指示代词,这;C项:副词,相当于“又”/恢复;D项:说/道理;E项:隔开/偷偷地)16.A(“渔人”应为“桃花源中人”)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分,抄写全句也可)6.(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4、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13.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

6、乐。《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17.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8.(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3)避秦时乱18.“黄发垂髫

7、”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5、围绕第一段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语句,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即可。(共3分,结合作品内容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生动形象1分)答案:9.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10.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答案:11.(1)同“邀”,邀请(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确实(4)终于12.(1)竟然不知道有个

8、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19.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