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83227
大小:14.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教育叙事 “老师,你偏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陈先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师,你偏心!”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陈先争“老师,你偏心!”忙忙碌碌的一天结束了,工作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晚上下班回到家,脑海中反反复复地出现的却是上面这句话。这句话起初让我有些愤怒和委屈,感觉着自己每天上课都希望照顾到每一个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可以被公平对待,却不料,在孩子的心中,我居然还是那么“偏心”。真让人心寒,为什么孩子们不能理解我的“好心”?禁不住,今天的事,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位教师需要录一节公开课。于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和计划,我把这个任务放在了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来
2、完成。上课之前,我又预设了本班的学情,想到第三节课,学生学习可能已经进入疲惫状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师生互动,让学生可以“乐学”。我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准备奖励给上课积极的学生。一上课我就宣布:“表现积极的孩子可以获得一个小礼品,数量有数,希望大家都有机会获得!”。果然,这招很是奏效,整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回答问题也尤其地积极,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就连那些平日里总是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的孩子,居然也纷纷举手。当然,为了不打击这些“差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抓住时机地奖励他们。
3、一节课下来,小礼物很快就发完了。此外,这节课我认为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堂教学顺利,孩子们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这一切让我心中甜滋滋的,感觉似乎天空更加明亮,孩子们更加可爱了!可是刚下课,就有两位同学跑过来打小报告。“老师”其中一位说,“他们都说你太偏心,他们举手,你都不点,点的都是你自己喜欢的同学。”另一个补充到:“同学们都说,以后数学课上再也不举手了……”后面的话我已经听不进去,“都说”让我如同被泼了一头的冷水。怒火在心中也渐渐燃起:“为什么你们不理解老师?还这样‘拉帮结派’地‘造谣生事’?
4、这种情况如果不压下去,以后我该如何管理他们呢?”于是,下面的过程似乎是大家都可以想到的:找出‘造谣者’,当众批评,‘杀一儆百’,然后将‘造谣者’拉出来单独教育,告知其老师的用意,希望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这件事,如果是一个案子,到此也应该可以“结案”了。但为何之后满脑子都是那句“老师,你偏心!”还有“造谣者”被教育时那懵懂又哀怨的眼神?莫非是我真的偏心,提到“偏心”,记忆瞬间又被带回了自己的学生时代。那是我上初二的第一个学期,那个学期来了一位新的政治老师,这位老师的特点是,每上政治课,
5、他点名永远都是“李某某”。一学期下来,我的名字从来没被点到过,很多同学和我一样,即使有时举手希望告诉老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答的更好,但是却从未得到展现的机会。课下,有的同学会满不在乎的说:“无所谓!”或者说:“最爱上这种课,永远不用担心被点名。”等话。我也说过,但是我依旧记得那时心中的不满,甚至都想过:“以后不举手不听课,反正老师的课都是上给李某某的!”想到这里,两句话如同复读机一般,在我耳畔不断的回响:“老师,你偏心!”“反正课都是上给李某某的!”瞬间,我似乎又看到了自己那时绝望的眼神,和今天
6、的孩子是多么的像!此刻的回忆中,他的眼神居然刺痛了我,也刺破了内心愧疚之情。“李某某”是我们班的尖子生,所以老师关注他。而今天我给予奖励的大多数是那些所谓的“差生”,是的,我希望他们得到鼓舞,于是我更多的关注了他们。而那些“抱怨”学生,是班级里的中等生,现在想想,他们平时认真完成了作业,认真的听讲,几乎不用老是操太多心,而正是这种不用操心,让我今天在课堂上也依然遗忘了他们……我突然明白了,此刻所有的委屈和生气,渐渐的变成理解和内疚。我今天是“偏心了”,而且我平时也“偏心”了。我偏心优等生,因为他们
7、处处能够老师带来“骄傲”;我“偏心差生”,因为他们时时需要老师的关注。我没有“偏心”大多数的“中等生”,因为他们总是那么默默地存在。太恐怖,因为偏心背后,不正是我们当下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大问题——“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曾经有幸听过一位教授关于这方面的报告,他说,老师容易将关注点放在“优等生”和“差生”身上。以至于毕业多年,这些孩子的名字依旧可以清晰地出现在你脑海中。但是那些平时很努力,但仅仅是因为成绩平平的孩子,虽然平时表现很乖,但却始终在老师的目光之外。他们每每渴望得到关注的眼神却总是无法和
8、老师关注的目光相对。多年之后,他们的名字也渐渐的从老师的记忆中消失了……是啊!我想我的老师肯定已经将我的名字忘记了!但我不想,不想忘记我教过的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中等生”,那些“给点阳光,就会变得灿烂”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如何让教室的每个角落都是阳光而没有黑暗,如何让每个孩子的目光都能和老师的目光有一个碰撞?又如何让我们的目光激励到每一个人,进而点燃他们的内心?是教育公平的问题,也是我要解决的问题!这堂课,我又“教学相长”了!所以:“孩子们,对不起,老师偏心了!但是放心,你们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