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美学思想上

庄子美学思想上

ID:42879342

大小:48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24

庄子美学思想上_第1页
庄子美学思想上_第2页
庄子美学思想上_第3页
庄子美学思想上_第4页
庄子美学思想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庄子美学思想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讲庄子的美学思想(1)一,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二,老、庄美学思想的比较三,庄子的艺术人生四,庄子的美学思想五,庄子美学的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六,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一,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儒家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在中国占统治地位,并不是因为它反映了客观规律,而是因为它符合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老庄所影响的中国美学,尽管没有取得正统地位,但它触及的理论问题的深度是儒家美学所不能比拟的,中国美学对世界的贡献也是来自庄子所影响的一脉。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南怀瑾

2、二,庄子的艺术人生庄子简介战国时代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人生艺术化,政治艺术化。面对的是充满灾难、痛苦的时世。不愿意做官,对人生采取游戏的态度。个人生活非常清贫。(借米)特立独行的人格,对艺术审美境界的陶醉。(安知鱼之乐)深情而又洒脱,执著而又旷达;孤独寂寞,在自然中寻找寄托;语言机智、幽默、极富文学才能。苦闷、超越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从对生命意识的体验出发,面对大动乱时代人的苦难、忧患和自我异化,旨在谋求一种超越苦难、忧患和消除自我异化而自由快乐的人生境界。

3、《至乐》:一个与空髑髅对话的故事。“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頞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庄子的艺术人生,抒情诗人,为中国文人奠定了艺术的原质。如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与不仕、隐逸相联系的是文学艺术活动,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的重要源地

4、。闻一多“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惆怅,圣睿的幢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慕,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庄子的著述,与其说是哲学,毋宁说是客中思家的哀呼;他运用的思想,与其说是寻求真理,毋宁说是眺望故乡,咀嚼旧梦。”“他这思念故乡的病态,根本是一种浪漫的态度,诗的情趣。”(《闻一多全集》卷二《古典新义·庄子》)冯友兰先生曾有“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层次最低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活。功利境界:生活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已有清楚地了解。但这种了解仅限于自身,所以“为自己谋利”是生活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特征。道德境界:

5、“尽伦尽职”是这一境界者的特征。特征为“行义”,即“为公”。 天地境界:这种人的行为已非停留在“行义”,而是“事天”。具有这一境界的人,对宇宙人生已有完全的了解,因此,“天地境界”可使人的生活获得最大的意义,使人生具有最高价值。普通人大抵处于第一、二境界;孔子、孟子、墨子等人,属第三境界,而庄子是天地境界中人。这一境界中人凤毛麟角,一个原因是,普通人连生存都是极大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无视生存问题而去追求最高境界。《庄子》《庄子》是最有文学价值的先秦说理散文,传世的只有郭象的三十三篇本,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还被称为《南华真经》。关于庄子的历史评

6、价(汉)司马迁: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明)徐渭: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清)金圣叹:认定为“天下奇书。”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

7、穿。(《庄子独见》)鲁迅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庄子集释》,[清]郭庆藩,中华书局1961年版《庄子内篇校释》,见《闻一多全集》(1),闻一多著,三联书店1982年版参考书目三,老、庄美学思想的比较老子庄子生平史官、智者隐士、诗人个性深沉而坚实,侧重谨严审慎一面,学者。拘谨的,冷静的大智,仔细缜密地辩证思考,严肃精思。豁达而透脱,侧重舒畅自适一面,才士。豁达的,无情的大情,心游天地地辩证思考,富于想象。思想把道化为人间的智慧,哲学把道化为超世的至情,美学注重道的客观性,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