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5343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2
《浅析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及其对策摘耍:通过对班级授课制的历史起源分析,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理论研究,分析其历史发展和优缺点,提出要保持教学单位合理性。关键词:班级授课制局限性教学单位合理性以孔了创办私学和苏格拉底讲学为标志,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最初的教育形式都是个别施教,教师聚众讲学,到17世纪夸美纽斯在《人教学论》中率先总结历史教育经验,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再到赫尔巴特的进一步改进和充实,使其迅速在全世界推广,为西欧的工业革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适应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为劳动人民接受教育创造了机会,普及了知识,这在人类历史
2、上,具冇重大的意义。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领域发生了重人变革,原来的普及教育向现在的终生教育发展,原来的单一智育目标向现在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育观念等的发展。一、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及英局限性。(-)历史发展。自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发表,真正总结了16世纪的欧洲学校里出现的教育经验,首先对班级授课制这种新的教学组织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为普及教育,他大力提倡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显著特征就是多、快、好、省,它能适应普及教育的需要,尤其是在教
3、师不足的情况下,其优越性更是个别教学无法比拟的。后來,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即清楚、联想、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基本定型,最后,以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提出了课的类型和结构理论,使班级授课制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于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在《钦定学堂章程》颁布后,在全国开始推广。[1][2][3](二)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学生人数、教师、教学内容及时间场所都基本固定,教学程序化,教学目标及要求统一化。1•学生固定。按学生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
4、定人数的班级,通常是山30-50人组成。2•教师固定。学校按教师的业务专长和工作能力分配教学任务。教师对所教学科全面负责。3•内容固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学生传授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多科进行,交叉上课。4•时间固定。有统一的教学日历,每天的课业相同,有统一的作息时间表,保证课与课之间的衔接。5•场所固定。教室、实验室都是相对固定的场所,学生的座次也是相对固定的。[2](三)班级授课制在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班级授课制也愈发凸显其不适应性。1•班级授课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
5、教学耍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内容、时间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学领域主要局限于课堂,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由于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的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分割,以适应课的耍求。3.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山教师直接做主。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4.缺乏真正的集体性。在班级教学中,每个学生都独自完成学
6、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都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如果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比喻为齐步走,那么再形象不过了,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核耍求,想跑的跑不起来,想慢的又慢不下来。这种不顾学生客观上存在认知差异的“齐步走”教学模式,使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又“吃不了”。不利于更多的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得到最为有效、合理的发展。同时,班级授课制采用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经历了几
7、百年,显然不是很适应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2][3]二、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便于管理,计划性强,教学效率高。1.教师面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上课,克服个别施教手工业式的弊病,一个教师教几十个学生,大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2•班级教学按教师所学专业实行教学分工,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钻研业务提高教学质量。3•在教学班屮,学生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徳的提高。4•班级授课制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各科教学交错进行,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目的性、计划性强,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
8、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3]三、班级授课制要保持教学单位合理性。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已使教育的发展从原来的注重数量、规模、速度,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创造性人才与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代学校的重要目标,随着教育开放化、活动化趋势的增加,过大的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