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74623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3
《小石谭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熟练的诵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2、结合描写顺序,整体把握文意;掌握重点字词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4、体会课文简洁、丰富而又有节奏感的语言特点,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把握文中描写顺序,理解文意,掌握句子翻译。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融情于景的写法,读懂作者流露的情感。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诵读法、课前资料交流、开放式讨论、提问法、练习法。教学对象分析:学情分析:我所任的两个班,学生语文素养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乐
2、意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习惯于保持沉默,甚至思维“休眠”,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很重要。学法指导:1、多形式的朗读课文,培养语感;2、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势,与作者同游、与作者对话,体会借景抒情的方法;4、人人都来当导游,写写导游词,提高写作口语表达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由现实生活中的“韩流”想到“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柳)”导入。二作者简介、解题1、介绍作者,理解作者在什么情
3、况下写的《永州八记》。2、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三、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2、给生字词注音。悄怆()篁()竹清洌()为坻()为屿()翕()忽为嵁()差()互寂寥()幽邃()3、理解一词多义与短句;4、课文字词解释5、快速解释课文。(要求:学生轮流进行;每人负责一句,先讲字词解释,再翻译整个句子)三分析结构,归纳段意。全文共五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概貌。第二部分(2~3),写小石潭中的游鱼和潭中的水源。第三部分
4、(4),写小石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第四部分(5),介绍与自己同游小石潭的人。四、探究讨论(学习小组思考并讨论)1、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2、作者怎样发现小石潭的?有哪些动词?3、潭中有什么景物?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写法?4、本文的记叙顺序是什么?5、把握作者情感,体会作者情景交融手法的综合运用。6、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五、小结1、主题2、情感3、写作方法其他写法的运用(1)文中的“镜头”与“画面”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
5、,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2)文中的“对比”和“烘托”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chu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六、巩固训练:1、用原文回答问题,进一步理解课文。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⑵、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⑶、游鱼和潭水有
6、什么特点?⑷、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2、文言实词与虚词归纳(1)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2、重点句翻译①卷石底以出:②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③影布石上:④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⑤犬牙差互: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七、作业1、背诵课文2、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3、完成练习册的习题教学后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