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礼记》的环境观

浅谈《礼记》的环境观

ID:42870821

大小:123.6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3

浅谈《礼记》的环境观_第1页
浅谈《礼记》的环境观_第2页
浅谈《礼记》的环境观_第3页
浅谈《礼记》的环境观_第4页
浅谈《礼记》的环境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礼记》的环境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礼记》的环境观《礼记》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影响力非常深远,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浅谈《礼记》的环境观,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摘要:《礼记》的环境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天地与人。《礼记》中“天地”指自然界,基于它与人具有内在的联系,它又成为人的环境与资源。天地育人,人以天地为本,以天道为最高的教师,但人又为天地之心,与天地并列为三。二.生态与人。《礼记》反对滥捕动物,肆意砍伐森林,它认为人与动植物的利益具有共同性,主张人与动植物都繁荣。三、时令与人。人要尊重时令,根据不同的时令安排生产、

2、生活。四、家园意识。《礼记》认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各民族虽然语言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但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应该加强沟通、联系,和谐共处。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是以礼制治国。社会人员均要有爱心,相互帮助,视国为家。先秦儒家典籍有“三礼”之说「三礼”为《仪礼》《周礼》《礼记》。《仪礼》记载的是周朝的冠、婚、丧、祭、钦、射.燕聘、觐等礼的仪式;《周礼》记载的是周王朝的行政系统;《礼记》则是对周朝礼制的评论,严格说来,它不是一部专著,只是一部论文汇编。然而,由于它思想的深刻性,以及对于《仪礼》《周礼》某些内容的重要补充,它的地位竟在

3、《仪礼》《周礼》之上,在儒家的著作体系中,《礼记》仅次于《论语》。《礼记》所收的文章大多产生于战国,也有部分产生于西汉,具体时间已经难以考定。但不管它产生于哪个时间,它所写的事,所论的理均出于周朝。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将它归入先秦思想体系。《礼记》成书于西汉,此后,不断有人再编,到东汉,多数选本被淘汰,只留下两个选本,一个选文85篇,一个选文49篇。前者为《大戴礼记》,后者为《小戴礼记》。小戴为戴圣,《礼记》最初编选者;大戴为戴德,《礼记》另一位编定者。称大称小,是因为他们的编本收文多少不同。值得指出的是,最后定型的两个选本虽名

4、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实与他们最初编定的本子都不相同。东汉经学家郑玄为收有49篇文章的《小戴礼记》做了出色的注释,为此书跃升为儒家重要经典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后为人抽出,与《论语》《孟子》组合在一起,形成“四书”。《礼记》中有一些论述涉及环境问题,环境与资源是统一的,从中可以提炼某些环境美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考察周人对环境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作用o一、天地与人“天地”在中国古代含义丰富,具体含义视语义为定,它可以代表宇宙,可以代表与人相对的自然,也可以代表与人相关的自然环境。《礼记》中

5、的“天地”具有多种含义,其中环境的含义是显明的。关于人与天地的关系,《礼记》有四种表述。1.“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运篇》云:收稿日期:2017-05-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环境美学史研究”(13&ZD072)。作者简介:陈望衡,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武汉430072)。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

6、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①这段文字中心是说人是天地的产物,具体来说,它有三个观点。第一,人是阴与阳这两种力量相反相成的产物。第二,人集聚了天地之精华,即所谓“天地之德”“五行之秀气”,而且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第三,强调人是“天地之心”,心,智慧也。说人是天地之心,不仅是想说人是万物之灵,还想说,人的智慧来自天地的智慧。这个世界上,唯有人是有智慧的,而这智慧为天地之智慧。人与天在精神上是相

7、通的。心,主宰也。说人是天地之心,不是说人居于天地之中心部位,而是说人是天地之宰,从这个意义上讲,似是说在处理人与天地关系的问题上,人并非是被动的。人与天地有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决定的意义。这种理解,类似于当今意义上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环境决定人;另一方面,人也决定环境。这段文字谈到天地运行规律,说了四句“还相”:“还相为本”“还相为宫”“还相为质”“还相为质”。“还”,应理解为还原还相为本”,是说天阳地阴,五行之动,四时之行,十二月之换,最后要归结为天地之本。“还相为宫”,是说五声.六律.十二官这天地声音之变最后要还原于

8、声音之初一一宫;两个“还相为质”,是说天地的味道、颜色,不管如何变,均要归结到它的原初的质。这种说法,初步显示出此文作者的宇宙观:天地是变化的,又是一元的。一而变,变而一。2•“以天地为本”在肯定人与天地有这样一种血缘性的关系后,《礼记》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故圣人作则,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