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

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

ID:42870810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_第1页
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_第2页
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_第3页
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浅谈《红字》两种中文译本摘要:翻译是一种文化的迁移,要求译者具有扎实的中文功底和良好的英语文化知识。本文从意合、过渡和人名的翻译三个方而比较余世雄与苏福忠关于《红字》的两种中文译本,较客观的分析译本的优劣,给以后的译者提供参考,使翻译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关键词:红字翻译意合过渡人名《红字》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他会选择描写爱情和婚姻,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那既包含浪漫的要素,又算得上是人类永恒的文学主题,但在整个作品里几乎找不到对爱情和婚姻的正面描写。在霍桑生活的时代,爱情都需要写得高雅、严肃、深沉,而《红字》里的

2、故事发生在比霍桑的时代还要远去200年。那时候,美国还是英国的殖民地,清教徒营造了令人窒息的宗教气氛,爱情无异于诲淫诲盗。小说通过女主人公赫斯特・普林的悲惨遭遇,反映了清教徒殖民统治的黑暗残酷和教会的虚伪,作者以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审视两百年以前发生的事情,层层深入地谈到了有关罪恶和人性的各种道徳、哲理问题。这部小说最初于1850年出版的时候,经常受到谴责,但它在英美文学界确实引起了轰动,并口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中文译本多达几十种。从最早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张梦麟译本,到2007年苏福忠的最新译本,许多译者都不遗余力地做着这本书的翻译工作。作者选

3、读了两个比较新的版本,一本是余士雄译本,另一本是苏福忠译本。有对比,才能彰显出译者的个人能力。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文化的迁移。这耍求译者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功底,还得有良好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历史背景各异都是翻译过程中不小的困扰。而且译者还会受到所属的时代、思想意识形态的影响。不过,很多译者还是能克服重重困难,力求尽善尽美,可见其造诣不凡。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以下就从儿个方面具体谈谈。一、形合与意合的处理。英语注重形式整合,大量使用连词,而中文注重语意关联,少用连词。注意英译汉过程中从形合到意合的合理转换,

4、有助于使译文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更地道。例如I:Shehaddarkandabundanthair,soglossythatitthrewoffthesunshinewithagleam,andafacewhich,besidesbeingbeautifulfromregularityoffeatureandrichnessofcomplexion,hadtheimpressivebelongingtoamarkedbrowanddeepblackeyes・苏译木:她长了一头乌黑的好头发,色泽闪闪的,把阳光折射出了一种流光,一张脸呢,五官端正,面容姣好,十分美

5、丽,黑黑的眉毛和凹进去的黑眼睛更是抢人眼球。(p・6〜7)余译本:她的头发乌黑浓密,色泽光亮,与日月相映成辉。她的脸孔很美,除了由于五官端正和肤色艳丽外,还因为她的眉宇清秀,眼睛乌黑,因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9)苏译本省去了原文中的so-that",“and”,“besides”等连词和副词,读起来更为清爽地道,符合中国人的讲话方式。而余译本中“除了……外”、“由于”、“还因为”等词语让句子显得冗余拗口,不像汉语。二、从名词到动词的自然过渡。英语多用名词,而汉语多用动词。在必要的吋候,应该将英语中的名词、形容词转化成汉译木中的动词。同吋,还要注意汉语用

6、词的准确性。例如I:Athrongofbeardedmen,insad-coloredgarmentsandgray,steeple-crownedhats,intermixedwithwomen,somewearinghoods,andothersbareheaded,wasassembledinfrontofawoodenedifice,thedoorofwhichwasheavilytimberedwithoak,andstuddedwithironspiks・苏译本:一大群留胡子的男人,身着褪色的衣服,头戴灰色的尖顶帽,其中还有女人,一些戴着兜帽,一些

7、什么也没有戴,都站在一座木头修建的大厦前面,大厦的门是一色沉重的橡木,上面镶满大头铁钉。(p・1)余译本:一群满脸胡子的男人,身穿深暗色的衣服,头戴灰色的尖帽,其中还混杂着一些扎了头巾或光着脑袋的妇女,聚集在-•所大木屋。屋门是栋木做的,很厚实,上面钉满了大头铁钉。(p・l)在翻译的过程中,两个版本的译者都注意到了词性的转换,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但是就这段话而言,笔者觉得余译本更好。因为他的用词更加准确,无歧义。如余译本的最后一个分句,门上“钉”满了大头铁钉,而不是苏译本的“镶”满了大头铁钉,没有人会无聊到在门上镶钉了做装饰。三、注意小说中人名的翻译。苏福忠先

8、生曾在序言中提到: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名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