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ID:42861410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1

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_第1页
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_第2页
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_第3页
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税如何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者:闫坤张鹏《光明口报》(2015年04月30H13版)创新驱动战略1创新创新驱动■创新投入1过程驱动成果驱动■创新活动-创新主体-1新技术L创新成果-创新活动新严品"1创新外溢新模式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发展的对接□闫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税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鹏(财政部财科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核心提示创新驱动将有效解决世界经济再失衡创新的保障是知识产权制度财税政策要与市场力量形成合力当前,我国面临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矛盾增多和体制机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的挑战,同时也受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再全球化和

2、再失衡的压力。解决压力和挑战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高效率的市场,二是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三是开展智能化的生产。这三个方面的共同基础就是创新,就是创新与生产的对接与结合,即创新驱动。财政应统筹各项资源,加大支持力度,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推进低成本创新为主要着力点,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与使命。1•全球经济再失衡下的我国创新驱动战略全球经济再失衡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在复苏中占据优势,并利用其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的优势,以及信息化和竞争性的市场条件,通过较高的生产效率提升资本回报率,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流和需求外流。面对压力,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发展如何实现对

3、接呢?其实,创新驱动包括“创新”和“驷动”两层含义。其中,创新是战略的基础,也是战略实现的条件;驱动是战略的1=1标,也是战略最终的价值表现。因此,创新驱动战略实际上包括两个环节,即创新和创新驱动,从不同的侧面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创新中,包括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三个环节,将直接形成对经济的投资需求,并形成新的资产和模式。而创新驱动则包括过程驱动和成果驱动两个层血,过程驱动是指创新的过程就将形成对市场要素的组织和组合,并通过创新活动将这些理念、机制、模式和经验外溢到整个生产体系之中;成果驱动则是指创新活动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成果,如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

4、等,这些成果由创新主体H己使用(创业或改造),或是由创新主体授权他人使用(知识产权贸易或合作生产),并对经济增长带来促进效果。仓惭驱动还冇利于提升市场的效率性和产品的差异化。市场的效率性來自于对垄断的限制和破除,对政府市场规则的优化和改革,以及对公平竟争机制的保障等。创新驱动立足于全血'创新的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市场规则的改革和保障公平竞争机制,通过对模式的创新破除垄断束缚等。而产品的差异化则是市场形成垄断竟争结构的基础,产品差界化可以较好地保障多样化和效率性的平衡,同吋避免了过度的价格竞争而给企业和市场的发展所带來的损害。创新驱动就是要通过技术

5、创新形成不同的牛产工艺、功能形态和产品类型,从而实现产品的差界化,并通过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动市场对差异化的商品进行配置和选择。因此,创新驱动对于世界经济再失衡下的我国具冇重要意义。世界经济再失衡的原因是由于发达国家先于发展屮国家复苏,并且发达国家的企业更早一步适应了新的市场形势和产业组织形态,从而产生的效率差界。创新驱动是解决世界经济再失衡的有效办法,即通过技术创新对现行企业生产设备、工艺和产品的改造,使其能够参打全球的专业化生产;通过模式创新对现有市场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经济社会运行屮的广泛使用,从而使市场能够高效率的配證差异化的

6、商品;通过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国际法律规则和贸易惯例与世界市场的趋同,从而使我国能够直接对接扁平化产业链的前端环节,并以自主性和差界化为基础,形成价值链中的独立单元。2•创新驱动战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前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驱动战略联结“创新”和“驱动”的两端,既强调创新的范围、模式和方法,又强调创新成果的使用、转让和保护,因此,创新驱动战略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下的创新驱动,参与的主体是全社会广泛的劳动者和劳动者生产方式的载体——企业;参与的行为取向是彼此协作、取长补短

7、、开拓创新,是协作条件下形成的合力;参与的组织方式是社会化和企业化的,劳动者作为个体可以参与社会化的创新活动也可以参与企业化的创新活动,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则乂以社会化的方式参与到创新活动之中。创新的保障是知识产权制度,而知识产权是一项属于“众”的权利。知识产权來自于创新活动的创新性,也即达到法律所规定的创新性要求,口权利人的身份又符合法定的标准,就可以被授予知识产权。也即知识产权的产生不是基于单个主体(劳动者或企业)的创新活动,而是基于该创新活动在“众”Z中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新性,一旦被法律授权,知识产权所包含的创新内容就成为“众”之屮的排他性权利,具备了由

8、法律所保障的社会化的专属性和垄断性,从而來之于“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