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

ID:42859676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3

上传者:U-2437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_第1页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_第2页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_第3页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_第4页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南美白对虾的病害及其防治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海南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一、海南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基本情况随着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的推广普及,1999年度海南省随之声势浩大的养殖南美白对虾热潮也适时兴起。1999年开始海南省陆续大量引进南美白对虾等新的优良品种进行养殖,1999年单茬养殖亩产量就达到400-750公斤,最高者达到1000公斤以上。而且,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周期也只需要3个月左右,比斑节对虾养殖周期缩短近1个月;饲料系数只有1.4左右,比斑节对虾下降价0.4左右,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大幅度提高。2000年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的单茬亩产达到500-1000公斤,最高者达到2000公斤以上。南美白对虾的引进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海南省对虾养殖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海南省在于2001年多次从美国夏威夷引进南美白对虾原种并进行优良虾苗的生产,为海南对虾养殖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保证。2006年,海南省海水养殖面积达到18021公顷,年产量约16.02万吨,年产值约50亿元,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近二年多来各地养殖户普遍反映,南美白对虾由于“红体症”和“死底症”发生,毁灭性死亡率也急剧上升,阻碍了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这一表面现象也引起了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的警觉和研究。目前养殖南美白对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种苗质量差。根据调查了解,近些年来,对虾的生长速度一年比一年慢,个体趋向小型化。原因在于部分育苗场为节省成本,从当地的养殖池中挑选较大的个体作为种虾,忽视了种质的基本条件,把第三、四代甚至若干代的虾当作亲虾,造成养殖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抗病力弱、自身免疫力不强、应激能力差,在养殖过程中容易染病死亡。其实市面上所称的“子一代”-7- ,也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照样发病。2、养殖密度过高。近几年,部分养殖单位和个人片面追求单造高产,盲目增大放养密度,对虾生长相当缓慢,养殖周期延长。在养殖的中、后期,随着投饵量的增加,水质调控难度大,容易发生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失控,最后导致病害的发生。3、养殖业自身污染对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以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养殖模式看来,没有污水处理程序,直排大海,造成当地水体自我清洁能力严重不足,周边水土环境越来越恶劣,同时也造成了区域性养殖水体交叉感染。4、目前大多数的虾苗在培育和购买时都没有经过病毒检测,这样造成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疫病突发隐患。二、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南美白对虾疾病的种类主要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虫性引起的疾病、其他疾病等。而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如下:一)、病毒病(一)白斑综合症1.病因:由WSSV病毒感染引起。2.症状:病虾不摄食,空胃,游泳无力,反应迟钝;甲壳内表面有不连接小白色或淡黄色斑点,头胸甲尤其明显,有的呈花斑状。甲壳易剥离;体色暗或呈微红色。急性发作体色不带红,慢性中毒。3.防治方法:(1)根据水色来消毒水体,2~3天后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2)同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2~3g,维生素C2g、清热解毒药物7g、免疫多糖2g,连续内服3~5天。(二)桃拉综合症1.病因:由TSV病毒感染引起。2.症状:病虾不摄食,肝胰脏肿大、变白。体表色素扩散,尾、足发红。通常表皮、鳃、附肢及前后肠有坏死性损伤。幼虾一般呈急性死亡,成虾呈慢性死亡。3.防治方法:(1)使用消毒剂消毒水体2~3天后,全池泼洒虾舒宁1—2.5L/亩、光合细菌2mg/L、枯草杆菌和硝化细菌分别0.2mg/L。(2)同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抗病毒药物1~1.5g、维生素C2~3g、维生素E0.2g、解毒保肝散5g、、高效营养素5g、免疫多糖2g,连续内服3~5天。(三)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IHHNV)1、病因:是含DNA的细小样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粒子为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直径为22纳米,是已知对虾病毒中最小的病毒。-7- 2、症状:该病原感染南美白对虾后产生典型的慢性症状,南美白对虾长期不能很好地摄食和生长,出现甲壳弯软,剑额弯曲或畸形,触角刚毛皱褶,角质层粗糙等,即所谓侏儒型综合症。有时在体表、鳃和附肢上的皮下出现许多黑点,不能按时蜕皮。体表和鳃上往往附生固着类纤毛虫,丝状细菌和硅藻等污物。3、防治方法: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靠预防。主要措施是人工繁殖用的亲虾应严格检疫,确保为无病毒感染的健康虾。二)、细菌病(一)红腿病1.病因:由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2.症状:本病以躯体和附肢变红为特征。病虾步足、游泳足、尾扇、触角微红色,尤以游泳足的内外边缘为明显。有时鳃丝也会转黄或者呈现粉红色及溃烂,内部组织发臭,肝胰及心脏变得异常浅色,轮廓不清。病虾个体消瘦,离群独游,游动迟缓,时而在水面呈水平或垂直打转,时而在池边无力爬行、缓游。重者沉底不动,摄食减退或停止摄食,病虾血淋巴液浑浊稀薄,血细胞减少,凝固时间变长或不能,镜检可发现大量病原体。3.防治方法:(1)进行水体消毒,改善底质。(2)结合药饵:大蒜素2%(或0.1%氟哌酸)合成混入饵料中制成药饵,连喂5~7天;磺胺间甲基嘧啶或磺胺甲异恶唑0.2%~0.4%混入饵料中制成药饵连喂5~7天。(二)烂眼病1、病因:为非O1群霍化弧菌,短杆菌,弧状,无芽孢,大小0.5~0.8微米×1.5~3.0微米。2、症状:病虾行动呆滞、翘首,匍伏于池底或水草上,不时浮于水面作无方向的狂游或漂浮于水面,以自身为轴作旋转翻滚。眼球受损、肿胀,角膜的颜色由黑变棕褐色,进而溃烂,有的只剩下眼柄。病是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缓慢。3、防治方法:同红腿病。(三)烂鳃病1、病因:可能有弧菌属,也可能有假单胞菌属和气单胞菌属,尚需进一步鉴定。-7- 2、症状:鳃丝呈浅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色,肿胀,严重时鳃叶处裸于头胸甲下缘,质地变脆,然后从尖端向基部溃烂或脱落。病虾缓慢的浮游于水面或附卧于池边,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特别是在池水溶解氧量不足时,病虾容易死亡。3、防治方法: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添换水定期投放底质改良剂如沸石粉、石灰、白云石粉、光合细菌、活菌等,强力增氧,保持绿色或黄绿色水色,保持水质活、嫩、爽。如出现烂鳃病,首先要排去30~50厘米池水,然后投施水体消毒剂(如二氧化氯0.5PPM);接着注入新鲜海水,同时投施沸石粉30PPM,白云石粉或农用石灰粉30PPM。病情重者可如此反复数次(水体消毒剂可交替使用)。结合药饵包括恶喹酸2g/公斤.天与0.5%维生素CE或2g/公斤.天土霉素与0.5%维生素C或3%~5%大蒜素投喂5~7天,池虾就能很快恢复健康。经过数次消毒换水后,池水透明度比较大,要及时投施植物生长素与有益微生物,迅速培养出理想的优质藻群,恢复良好的水质,以防此病复发。(四)肠炎病1.病因: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2.症状:病虾食欲不振,消化道呈红色,中肠肿胀。3.防治方法:外泼消毒剂,同时内服2g/公斤.天土霉素或3%~5%大蒜素投喂5~7天1%虾健康,连续投喂3~5天。三)、寄生虫病(一)固着纤毛虫病1、病因: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和钟虫。钟虫不成群体,是单个生活的,柄内有一条柄肌,柄肌有伸缩作用。聚缩虫是群体生活,柄呈树枝状分枝。在每一条小分枝的顶端有一个虫体,柄内的柄肌在分叉处互相连接,所以在伸缩时整个群体一致伸缩。聚缩虫通常以出芽生殖,也可以蜕落头状部份的办法进行无性繁殖。头状部分能在水体中自由游泳,遇寄主后固着,再出芽生长。-7- 2、症状:常出现在鳃、头胸甲、附肢上,呈现黄褐色或黑色的绒毛状物,肉眼看去有粗糙感,鳃则黄鳃、黑鳃或烂鳃状。患病的成虾,活力下降,生长发育停止。由于不能蜕皮,就更有利于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增殖,结果引起宿主的大批死亡。3、防治方法:(1)保持水质清新,经常换水,可减少有机物含量和减少端纤毛轮幼虫传播机会,并促使病虫蜕壳,达到防治目的。(2)硫酸锌(饲料级)0.7PPM全池泼洒,可连用2~3次。(3)用0.5~1PPM新洁尔灭与5~10PPM高锰酸钾浸浴2.5~3小时,能杀灭聚缩虫等纤毛虫,药浴3小时后,即应排去药液,纳入新鲜海水,以免产生药害。(4)1PPM纤毛虫清全池泼洒,24小时后排去药液水,纳入新水。四)、其他疾病(一)黑鳃病1.病因:通常是由水质恶化及饲料中缺少维生素C引起。2.症状:鳃组织变黑,鳃丝萎缩糜烂。3.防治方法:排换水,泼洒底质改良剂,同时,饲料内添加2‰稳定型维生素C,连续投喂7~10天。(二)软壳病1.病因:软壳是由投饵和换水量不足,池水PH升高及有机质下降,水体内形成不溶性磷酸钙沉淀,对虾不能利用磷而引起。2.症状:虾壳变软,体色发白,虾因脱壳困难而死亡。3.防治方法:(1)适当加大换水量,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和底质,泼洒沸石粉和光合细菌2mg/L及硝化细菌0.5~1mg/L。(2)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钙,其添加量为0.5%,内服5~7天。三、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综合防治措施据调查了解和测报情况分析,2002年以来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南美白对虾的病害流行情况严重,虾病连年不断,且有逐年加剧之势,“红体症”和“死底症”是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危害最大的病害,其主要是由病毒(WSBV、TSV、IHHNV)、副溶血弧菌和水环境有害因子综合作用制病,病情多呈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在治疗上很难凑效。因此在病害防治上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消除病原传播源,切断病原传播途经,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以及提高对虾自身免疫力方面。为此提出如下几点措施和建议:(一)措施1、种苗选择-7- 选苗一定要选择真正的SPF虾苗。必要时可先送权威部门做PCR或核酸探针检测,确定无特定病原后再行购买。此外,还应掌握一些目测检查的方法,肠道笔直无断节,身体对称、饱满,体表无脏物,附肢完整等。2、水质、底质的调控“养虾就是养水,养水先养底”。南美对虾属底栖生物,底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影响底质的原因主要是池塘老化,还原层过厚。水源污染严重以及残饵、粪便的堆积。一般除蓝藻、赤潮生物滋生造成的不良水色外,其它黑、墨绿、红褐色均是底质恶化所造成的。如不调控,均能引发南美白对虾病害。养殖池的底质看不见摸不到,观察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底质变坏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恶变以后,才会导致水色突变,此时想挽救已无能为力。所以底质调控除彻底清池和定期施用改良药物外,还应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观察方法,以便提前处理。比如:(1)池底在阳光照射下升起大量气雾或气泡。(2)氧机打起的泡沫呈黄褐色、浓绿色,不易散开,水发粘或有异味。(3)饵料观察网突然变脏,底部附有胶状物或黑泥。(4)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化。长期低于7.5或高于8.9。这些现象表示底质已开始恶化,应及时使用底质改良剂、微生物制剂吸附和转化有毒物质,防止产生突变引发病害。底质的调控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恶化的底质须经多造(茬)的调理,才能恢复到较好的状态。此种状态下的底质除能大幅度减少病害发生,还可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对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天气突变时的防病措施对虾对天气的变化非常敏感,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南美白对虾的活动和摄食。寒流、暴雨、台风带来的低气压,常常是南美白对虾大规模病害暴发的诱因。(1)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预报。在暴雨和台风到来之前,尤其是冷、暖空气交汇,变得无风、闷热。即出现“锋面效应”时,可用活水素和光合细菌制剂全池泼洒,控制水质,并适当减少投饵量。(2)风暴过后,病原体会大量滋生,应适当的消毒杀灭病原。4、病害的早期发现能在早期及时发现病情,也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关键措施之一。(1)从摄食情况看:正常的南美白对虾投料后2小时,应全部是饱胃或半胃。排除刚刚脱壳的软壳虾,如发现空胃,应马上捕捉并做活体检查。如不能确定原因,可请专业技术人员确诊。(2)在晚上利用光照观察,健康的南美白对虾受到强光照射,会马上逃避或潜入沙层。如反应迟钝不避光照,不潜沙。说明已经有了问题。-7- (3)通过池塘其它生物来对比分析,海水养殖池中常出现的脊尾白虾(五须虾)、近缘新对虾(沙虾)。其抗病能力比南美白对虾弱,如果在池角发现脊尾白虾、沙虾在水面漫游,大触须粘有脏物。应马上采取应对措施,否则2-3天内,南美白对虾就会出现病害。5、合理用药药品的无序使用,其结果只能是影响了正常的生物循环、破坏了池塘的微生态环境,最终导致病害的暴发。其实所谓的病原菌大部分都是条件致病菌,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致病,把病原全部杀灭,即不现实,也无可能。合理使用药物的目的是为对虾创造一个适宜的、模拟自然海区的生长环境,这样才能减少病害的发生。实践证明:(1)对水环境有修复,保护作用的改良剂可经常使用。(2)对水环境有破坏作用的药物应少用或不用。(3)发现病害,应找专业的技术人员确诊后,根据藻相、水质、PH值等理化指标,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切不可盲听盲信。胡乱用药只能加重病情或延误治疗。邱名毅2008年12月9日-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