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

ID:13985017

大小: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_第1页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_第2页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_第3页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_第4页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病害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虾苗生病应该是病原、机体和环境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例如如果环境较好,机体的抵抗力也较强,那么即使有病原危害,很有可能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机体处于不是很健康的状态,例如有机械损伤,那么病原就会趁虚而入,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有生物性疾病和非生物性疾病之分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病、原生动物性疾病、真菌病、病毒病、其它疾病。非生物性疾病则包括营养不良、水体环境异常等引起的疾病。第一类、病毒类一、对虾杆状病毒病1、病原:对虾杆状病毒,是一种A型杆状病毒,据囊膜,核酸是双链DNA,病毒粒子棒状,大小约为74nm*270nm,病毒在肝胰腺以及前中上皮细胞内增殖,包涵体是四面体或三锥的金字塔形。2

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的摄食和生长率降低,体表和鳃上有外部共栖生物和污物附着,病理组织切片,在肝胰脏和中肠上皮细胞中可观察到角锥形的包涵体。包涵体从锥底至锥顶的高度为0.5~20um,一般垂直高度为8~10um,该病引起显著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受感染的对虾肝胰脏的小管和前中肠上皮细胞的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至几个角锥形包涵体。核仁被挤到一边,并退化或消失,染色质分布于核的边缘,成环状排列。被感染的上皮细胞受损伤或坏死,引起这些器官的功能性障碍,并往往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3、流行情况:对虾杆状病毒主要发生在美国的桃红对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和墨吉对虾等的成虾、幼体和仔虾。在中美洲和南

3、美洲的太平洋沿岸也偶尔发生。在对虾孵化场中,该病是万氏对虾幼体的严重疾病。4、诊断方法:取患病对虾的肝胰脏和中肠切片,在相差显微镜或者明视野显微镜下看到角锥形包涵体,基本就可诊断。5、防治方法:没有治疗方法,预防措施是对新近亲虾和幼体要严格检疫,已感染对虾要销毁并对池严格消毒。二、桃拉综合病毒病1、病原:对虾桃拉病是由Taura综合症病毒引起的,TSV为一个无囊膜的二十面体的粒子,直径31~32nm,为单股DNA,属小DNA病毒科。病毒主要感染南美虾的上皮细胞,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2、症状及病理变化:TSV病主要是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减少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在

4、特急期到急性期,幼虾身体虚弱,外壳柔软,空胃,在附足上会有红色的色素沉着,尤其是尾足、尾节、腹肢,有时整个虾体体表都变成红色。在虾蜕皮前后表现的比较典型。患了严重的急性TSV病的虾,死于蜕皮期,个别幸存者进入慢性期,并出现恢复迹象。在这个时期的虾将会出现多样的、分布不定的无规则的斑点、坏死灶,体表的损伤部位开始变黑,虾体要经历发炎、再生和康复的过程。据试验证明,恢复期对TSV有一定的抵抗力。3、流行情况南美虾幼体对TSV高度易感,累计死亡率超过95%,感染后,仍存活的个体终生带毒。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出现感染。4、诊断方法:桃拉病毒病有三个明显不同的阶段,急性

5、期、慢性期和过渡期,各个阶段的症状不同,处于急性期濒死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出现,使感染虾全身呈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明显的红色。用10倍放大镜观察细小腹肢,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坏死。第二类、细菌性疾病一、幼体弧菌病1、病原:从患病幼体分离出的弧菌有:鳗弧菌、海弧菌、溶藻酸弧菌、副溶血弧菌等,除了弧菌之外还有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因为最常见的是弧菌,所以成为弧菌病。因为病菌主要发现在血淋巴中,所以又称为菌血病。上述各种疾病引起的症状、危害情况和防治方法基本相同。2、症状和病理变化:患病幼体游动不活泼,趋光性差,病情严重者在静水中下沉于水底,不久就死亡。有些病情进展缓慢的个体,在体表和

6、附枝上往往有些病情进展缓慢的个体,在体表和附枝上往往粘附许多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和有机碎屑等污物。但是在急性感染中,体表一般没有污物附着,并且有污物附着的也不一定是弧菌病。3、流行情况:从无节幼体到仔虾都经常发生,但以Z2以后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Z2之后开始投喂人工饲料,残饵污染水体,滋生细菌所致。完全投喂活饵料的育苗池发病率显著低。该病一般是急性发作,发病后一两天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4、诊断方法:诊断时取游动不活泼或下沉水体的幼体至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洁海水和盖玻片,在400倍显微镜下,就可看到细菌在幼体体内各组织间的血淋巴中活泼游动,在身体比较透明的地方最容易看到,到糠虾、仔虾期有

7、体较大,透明度降低,有时需要轻压盖玻片,甚至将幼体压破后才能看到细菌。有时在患病后下沉的幼体中寄生有许多纤毛虫,这是幼体的活动能力减弱之后纤毛虫才钻入体内的,不是原发性病原。5、防治措施:预防措施1)育苗池在放软之前应充分洗刷干净并用药物彻底消毒,特别是曾经发生过弧菌病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消毒药物可用浓的高锰酸钾或漂白粉溶液。2)育苗用水最好经过沙虑,保持水质清洁,并在池水中接种有益的单细胞藻类,例如金藻或角毛藻等。3)不要产软和育苗在同一池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