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

ID:42842644

大小:4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1

上传者:U-991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_第1页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_第2页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_第3页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_第4页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关税下调对中国葡萄酒进口影响和对策[摘要]入世以来,中国葡萄酒进口逐年增加,进口额和进口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葡萄酒进口大国。关稅的下调降低了葡萄酒进口成本,国内收入水平的提髙使得葡萄酒消费需求增加,人民币升值部分地抵消了葡萄酒进口价格提高的影响。这些因素导致葡萄酒进口激增,国内产出下降,并强化了国内竞争,使国产葡萄酒行业陷入困境。为此,国内厂商必须努力把产品做好,提高品牌影响,加强渠道建设,规范竞争秩序,开展工业旅游。[关键词]葡萄酒;进口;竞争效应[中图分类号1F752.5;F40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6-0026-05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发酵制成的硬饮料,以其色泽、口感和营养而备受消费者喜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葡萄酒消费日益增长,进口葡萄酒尤其受欢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位居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之后的第五大葡萄酒进口国,每年都从法国、智利、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区进口大量葡萄酒。进口葡萄酒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对国内葡萄酒厂商造成了巨大竞争压力,有必要对葡萄酒进口的现状和影响进行梳理。 、葡萄酒进口现状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葡萄酒进口的现状,本文对近年来中国葡萄酒进口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葡萄酒进口数据均来自于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网站数据库数据。1•葡萄酒进口规模总体上,2001年开始,中国葡萄酒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如图1所示。从进口额角度看,2001年进口额只有2,360.1万美元,2002年略有下降,从2003年开始葡萄酒进口规模迅速扩大,即便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整体不景气,中国葡萄酒进口依然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到2011年达到14.36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60倍。从进口量角度看,葡萄酒进口则一直保持增长,只不过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同期的进口额增长,进口量从2001年的3万吨增长为2011年的36.3万吨,增长了约11倍。2.葡萄酒进口价格如上所述,近年来,中国葡萄酒进口金额和进口量增长的幅度不一致,进口金额增幅明显高于进口量增幅,这意味着葡萄酒进口价格在上涨。如图2所示。2002年葡萄酒进口价格为784美元/吨,略低于2001年水平,从2003年开始进口价格一路攀升,至2005年的1,404美元/吨,2006年有所下降,2007年和2008两年价格提高较快,2011年涨幅超过41%,达到历史最高位3,956美元/吨,高于2002年的5倍。3.葡萄酒进口来源 如图3所示,就葡萄酒进口来源看,可能是比较欣赏法国葡萄酒的品质,中国进口商很喜欢法国产品,2011年中国有51.95%的葡萄酒是从法国进口的。排在第二到第六位的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澳大利亚(15%)、智利(7.21%)、西班牙(6.97%).意大利(6.5%)和美国(3.99%)o从澳大利亚和智利的进口百分比高于其在世界市场上所占比重,其原因应该是中国与智利已经建成自由贸易区、与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区也已经进行了多轮谈判。二、进口关税下调的效应近年来,随着进口关稅的下调,中国进口了大量的葡萄酒,对国内葡萄酒的生产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静态分析法使用局部均衡模型。1.静态效应分析(1)局部均衡分析。入世后,葡萄酒进口关稅从43%大幅下降至14%o关稅变化产生了一系列的效应:关稅的下降降低了葡萄酒的进口成本,降低了国内葡萄酒的价格,使得进口量增加,消费增加。我们用一个局部均衡模型来对此进行分析,如图4所示,纵轴表示葡萄酒价格,横轴表示葡萄酒生产、消费的数量,D和S分别是中国国内葡萄酒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为关稅下调之前的国内价格,对应于这个价格水平,国内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为Q1,消费者愿意消费的葡萄酒数量为Q2,之间的差额为进口,即图中Q1Q2部分为进口量;下调关稅会降低进口成本,使国内价格下降,假设P2为关税下调之后的国内价格,在这个价格水平下,国内葡萄酒厂商愿意提供的产出为Q3,消费者愿意消费的数量为Q4,进口则为二者之差,即图中Q3Q4。显然,随着关税的下调,国内产出从Q1减少至Q3,消费则从Q2增加到Q4,出口也从原先的Q1Q2扩大到Q3Q4,即增加了Q3Q1+Q2Q4部分。显然,随着关稅的下调,关税对国产葡萄酒的保护程度降低,但是国内消费者可以买到更便宜的产品,而且由于 不同厂商的产品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消费者可以选择的余地增加了。(2)进口增长速度分析。入世后,中国瓶装葡萄酒进口关税从43%下调至14%,降低了葡萄酒进口费用,因此进口葡萄酒在国内市场价格竞争力提升。中国成为世界上葡萄酒进口增速最快的国家,如图5所示。自2003年开始每年的中国葡萄酒进口增长率都远远高于世界葡萄酒进口增长率,其中2006年、2007年和2011年的进口增速均超过80%,即便是2009年世界葡萄酒贸易出现负增长,中国葡萄酒进口依然保持了20.23%的增速。所以中国葡萄酒进口额在世界葡萄酒进口额中的比重逐年提高,从2001年的0.18%至2011年该比重达到4.32%,至此中国已经跃居世界第5大葡萄酒进口国。葡萄酒进口金额从2001年的2,360.1万美元发展到2011的14.36亿美元,见图2,增加了约60倍。2.动态效应分析除了直接对国内的产出和消费数量产生影响以外,关税的下调还会强化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产生一系列的动态效应。竞争效应是降低关稅保护之后会产生的一种效应。随着进口葡萄酒数量的增加,国内葡萄酒厂商即便不想参与国际竞争,也必须在国内市场同进口葡萄酒展开竞争。由于不同企业生产的葡萄酒存在明显差异,且市场上厂商数量众多,有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但是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左右市场,也有很多小企业,因此市场结构为垄断竞争型。葡萄酒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存在于价格方面,而且涉及到产品的品质、品牌等众多方面。价格竞争是葡萄酒行业绕不过的槛。进口葡萄酒中不乏低价产品,虽然其 进口均价在不断提高,2011年进口红酒均价达到3,956美元/吨,单价也只有3.956美元/千克,折合人民币均价不过25元多一点。而国产葡萄酒零售价格总体偏高,对于低价产品,由于市场监管不力,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时有发生,作为消费者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故对低价产品持怀疑态度者众。当然,也有部分进口葡萄酒占据了高端市场,使得国产葡萄酒在高中低端市场都面临严重挑战。今年来国内葡萄酒企业几乎全体陷入困境,从上市的葡萄酒企业看,多数盈利能力有限甚至亏损,其他势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日子更加难过。品牌效应在进口葡萄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同为进口葡萄酒,甚至来自同一出口国的产品,价格可能相差很大。如国际顶级品牌,法国的拉菲,售价可以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而有些不知名企业的产品,即使口感不错,质量还行,但其售价可能只有几十元人民币。同样,消费者在购买国产葡萄酒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品牌因素,毕竟正规渠道中名牌产品的质量有保障,对于一些小企业的产品,总担心存在质量问题,甚至遇到“化学原料勾兑”的葡萄酒。三、导致葡萄酒进口激增的其他原因除了进口关税下调之外,还有一些原因共同造成了葡萄酒进口的快速增长,例如中国经济总量攀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国外厂商更加关注中国市场等。其中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相对较大,故在此进行单独分析。 1.收入水平提高增加进口需求本文使用进口需求函数来研究国内收入水平变化对葡萄酒进口的影响。标准的进口需求函数认为进口与实际收入、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之间存在函数关系(黄益平,2001)。张石芬(2012)也曾使用标准的进口需求函数估计中国1996年〜2008年的葡萄酒进口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但其结果显示进口价格对葡萄酒进口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实际上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在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即属于差异产品,不能完全替代,而且中国从各国进口的葡萄酒均价各不相同。因此,本文仅使用进口葡萄酒价格和收入水平两个变量,建立如下进口需求函数模型:InM(t)二BO+BllnP(t)+B21nI(t)+?着(t)M表示葡萄酒进口量,t为年份,P为进口葡萄酒均价,I为收入水平,用人均GDP衡量,B为待估计参数,?着为误差项。本文使用2001年〜2012年的数据,其中葡萄酒进口量和进口均价数据来自联合国贸易中心网站,单位分别为公吨和美元;人均GDP数据则来自世界银行网站数据库,其中2012年数据为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单位为美元。使用SPSS13.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显然在统计上,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各参数也都能通过显著性检验,且符号与预期相符,即进口与价格负相关, 与收入水平正相关。模型采用对数形式,各变量的参数即为弹性,所以葡萄酒进口的价格弹性为-1.116,收入弹性为2.588,即进口价格上涨1个百分点,进口量减少1.116个百分点,收入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则将带动葡萄酒进口增加1.588个百分点。而这段时间内,得益于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中国的人均GDP以美元计算的中国人均GDP以高于9%的速度高速增长,而葡萄酒进口价格上涨速度则相对较低。这也解释了为何随着葡萄酒进口价格的提高,进口量非但不降反而激增。2.人民币升值部分抵消了进口价格提高的不利影响2005年,在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压力之下,中国启动了汇率改革,由原先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改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并一直保持升值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由汇改之前的8.270一路提高至当前的不足6.2。这一过程有利于进口,在进口商品外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人民币价格大幅下降,即使其外币价格提高,人民币升值也可以抵消一部分影响。例如,假设某进口葡萄酒单价在2005年时为1美元,折合人民币价格为8.27元,人民币升值到现在,如其美元价格不变,则人民币价格为6.2元;如果按照此时间段内葡萄酒进口均价的平均涨幅(价格提高约187.7%),则该葡萄酒单价变为2.877美元,按现行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1.64元,若按原先的汇率计,人民币价格则为15.53元。显然,虽然 进口葡萄酒的美元价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其人民币价格提高的幅度远远小于其美元价格增幅,因此人民币对外升值部分抵消了进口价格提高的不利影响。四、国内厂商的对策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了环渤海湾、西北、云南等多个葡萄酒特色产区,产生了一批实力相对较强的葡萄酒企业,如张裕、长城、威龙等。但是,面对优质进口葡萄酒的挑战,国产葡萄酒的市场份额在逐渐下降,企业盈利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包括张裕等大型葡萄酒企业利润普遍下滑。为了应对进口葡萄酒的挑战,国内厂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例如加拿大葡萄酒产业实现逆转靠的主要原因就是葡萄酒质量的全面提高,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崛起也是靠产品的质量。目前已有国内厂商开始寻求政府的反倾销救济,希望通过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限制葡萄酒进口。显然这一措施无法从事实上改变国产葡萄酒竞争力差的现状,因为目前的情况显然与葡萄酒的进口价格无关。即便是倾销成立,对其征收反倾销稅,只要终端零售商降低一下利润,价格即可下降。所以对中国葡萄酒企业而言,与其希望通过贸易保护提供生存空间,不如抓紧时间练好内功,提高产品质量。葡萄酒产品质量的提高应 包括以下措施:加大技术投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口感;由于葡萄酒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料的品质,因此必须努力解决优质原料供应问题;酿造工艺问题,口感是国产葡萄酒的软肋;确保产品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确保从源头到销售环节的安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2•提高品牌影响国内外经验表明,品牌影响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市场地位,葡萄酒行业也是如此。重视品牌建设的企业会得到较高的汇报,特别是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即便是价格相对较高,名牌产品也比较容易被接受。因此,国内众多的葡萄酒企业应该着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合适的媒体投放广告,如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选择央视,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选择一些区域性媒体,如地方电视台;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改善产品的口感,更好地适应市场;借助第三方认证,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系列认证,树立规范、标准的形象;注重公共关系工作,关心公益,回报社会,并借助媒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宣传,树立负责任的企业形象。1.加强渠道控制较之进口葡萄酒,国产葡萄酒的渠道优势比较明显,国产名牌产品如张裕、长城等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占据了销售终端,产品遍及各类传统渠道(如商场、酒店、超 市)。国产葡萄酒企业应该巩固这些传统渠道,涉及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培养销售终端的忠诚度,这是保障国内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此外,还要积极开发新兴渠道,特别是网络销售。与传统渠道相比,网络销售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网络销售中间环节少,税负低,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流通成本,因此价格优势明显。同时,物流业发展迅速,为网络销售提供了便利。因此,葡萄酒企业可以自建网络销售平台,进行直销,在假冒伪劣产品难以杜绝的情况下,消费者通过直接向厂家网购可以避免买到假货,如张裕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站;另外必须借助新兴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商城、当当网等已经由原先的专业经营某种产品转向综合性购物网站,规模较大,可信度较高,容易为消费者接受。1.维持行业秩序只有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葡萄酒,净化市场环境,实现公平竞争,才能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在违法成本不高,且存在高额利润的情况下,造假成了一些不法之徒实现暴富的途径。国内葡萄酒市场上鱼龙混杂,有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也有小企业生产的劣质产品,同时还有一些假冒产品。如果不规范行业秩序,任由假冒伪劣产品横行,整个葡萄酒市场就不会得到健康发展,甚至可能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因此,国内葡萄酒企业有必要联合起来进行打假,必要时可成立专门的打假机构;在葡萄酒主产区,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介入打假工作,保护本地品牌;同时政府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对产品质量无保障的企业予以取缔,以保障消费者利益。2.发展工业旅游 发展葡萄和葡萄酒旅游被视为促进葡萄酒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开放葡萄生产基地、造酒企业的工厂、车间,让消费者了解葡萄酒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允许品尝各类产品,不仅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企业产品销售,还可以带动交通、餐饮、住宿、购物,增加就业,更可以培养葡萄酒文化,有利于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同时,在葡萄酒产区,还应加强宣传,必要时可以学习青岛啤酒节的做法,吸引国内众多企业、游客参与。作为国内葡萄酒主要产区之,烟台虽然已经组织了六届国际葡萄酒节(自2012年改为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但其规模、影响都无法与青岛啤酒节相比,因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