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39491
大小:114.0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9-23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泥洼桥小学有效教学语文集体备课案四年级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案主备人:高明合作同伴:刘少清单元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单元整体目标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得到启示,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2学习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3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于心。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待人真诚、诚实做人的重要。5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单元训练点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得到启示,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2学习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3借重点句
2、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主旨课时分配《钓鱼的启示》2课时《落花生》2课时《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课时《珍珠鸟》1课时《语文园地四》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指导1课时、习作讲评1课时、基础知识1课时)教学策略《钓鱼的启示》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从中得到启示,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落实这一单元重点时,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应基于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读懂句子的意思,然后适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切实受到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爸爸和“我”,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为生活这本书增添新的篇章。《落花生》深入学习时
3、,重点应放在理解爸爸说的“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体会做人的道理。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时应突出这一特点。《珍珠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感情。学完全文,建议回读文前的“学习提示”,落实提示中提出的“结合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体会。”以加深对课文重点句的理解和认同。 23青泥洼桥小学有效教学语文集体备课案习作准备《口语交际•习作》在这次“口语交际”及“习作”中,编者安排了丰富
4、的内容,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了说话和习作的思路:可以是一件小事,也可以从一条警句格言、一幅漫画说起、写起。为了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有话好写,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建议:(1)将“回顾•拓展四”提到“口语交际”和“习作”前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更好联系本单元内容,进一步发挥课文的范文作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警句格言做参考;(2)可预先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意义的名言和有趣的漫画,以进一步丰富本次“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内容。《回顾 拓展》这一板块的教学可参考以下步骤进行。(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的课题。选择一篇自
5、己印象最深或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说说主要内容和所得到的启示。(2)独立摘抄各课的重点词句。(3)选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从中受到的启发。(4)拓展。说说学了本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例如,对作者的了解,所引起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钓过鱼吗?能说一说当你钓到大鱼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吗?2、假如你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很大的鱼,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节课我们学习“钓鱼的启示”。 二、感知全文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2、指名学生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3、默读全
6、文,想想“我”回忆了一件什么事:明确:(1~9节)得意→急切→哭出声→乞求→依依不舍。4、简要理解(10~11节)写的是我从中得到的启示。二、学习第2、3自然段1、创设语言情境,引读体会实践难。2、自由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和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体会。4、体会关键句,读中理解: 指名读、反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学习第4自然段23青泥洼桥小学有效教学语文集体备课案1、出示插图,创设情境,深入领悟实践难。(相机指导朗读。)2、质疑问难“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鱼放回湖中?”3、自
7、由读第4自然段,探究讨论。窃”,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巩固拓展练习设计:(分层设计)当堂检测点:“必做一、我能仿照例子,从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来 例:争辩的声音 例:清楚地知道 选做二、我能写出下列加粗词语的近义词 1、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去钓鱼。( ) 2、我小心谨慎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 3、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 4、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2、我
8、能用加粗的词造句 1、当我一次次地面临着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 2、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 3、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教学反思 高明以体验促阅读在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心理活动时,我鼓励学生在有关的句子想一下如果自己就是作者的体会,进而在师生的交流、讨论中完善体验。例如对“‘23青泥洼桥小学有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