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位数、众数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位数与众数》教学设计息县五中:陈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b.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c.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一组数据做出自己的判断。(2)数学思考目标:学会利用数据的代表分析问题。(3)解决问题目标:培养学生统计数据应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的能力,从而避免机械地、片面的解释。(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引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唤起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中位数与众数的概念,及这两个概念的简单运用。教学难点:a.区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b.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
2、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评判。三、教学过程本节课由五个基本环节组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探索问题——理性概括,寻找差异——实践应用,鼓励创新——归纳小结,反思提高。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上课,我先指导学生复习有关平均数的知识,为引入主题做好准备。【板书平均数公式】师: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有人也说是数字时代,因为人们经常要“用数据说话”,所以对数据做出恰当的分析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据的代表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判断。我们一起来看下列二组例题:[课件显示]问题1: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产品中,各抽出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单位
3、:年)甲厂:3,4,5,6,8,8,8,10乙厂:4,6,6,6,8,9,12,13丙厂:3,3,3,7,9,10,10,11三个厂家在广告中都称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他们的广告是否有虚假的成分?问题2:师:类似的受平均数误导例子还是很多的。阿冲在某公司的一次招聘时就出现了如下的情景。员工经理副经理职员A职员B职员C职员D职员E职员F杂工G月工资/元60004000170013001200110011001100500 经理说:我公司员工收入很高,月平均工资为2000元。职员C说:我的工资是12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职员D说: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100元。经理所说的公司的平均月薪200
4、0元是否欺骗了阿冲?平均月薪2000元能客观反映公司员工的平均收入吗?若不能,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如果你是阿冲的朋友,你能帮他对这些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吗?接着上升为数学问题: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数据代表只有一个平均数吗?学生回答问题做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师: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员工的收入?平均数真能客观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吗?2.合作交流,探索问题根据以上问题组织学生们讨论问题,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提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产生新的疑点,引起学生对“平均水平”的认知冲突。在导出以上
5、问题后,学生讨论,各小组再拿出最能反映工人真实工资水平的数据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用人数最多的工资1100元或中等水平工资1200元来回答,从而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众数和中位数。[板书]本节两个重要概念中位数——把n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接下来继续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讨论发现并完善概念。生:如果数据有偶数个时,如何求中位数?师: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用彩色粉笔板书补充)生:如果数据中两个数据出现次数相等,众数是哪一个?师:两个都是。(用
6、彩色粉笔板书:众数可以有多个)生:如果数据中每个数据都只有出现一次呢?师:这组数据没有众数。(用彩色粉笔板书:众数也可能没有)生:一组数据总是重复一个数呢?师: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用彩色粉笔板书补充)以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接下来课件出示练习练习1.数据1 2 8 5 3 9 5 4 5 4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4.5、5 B.5、4.5 C.5、4 D.5、5 2.用中位数去估计总体时,其优越性是( )A.运算简便 B.不受较大数据的影响 C
7、.不受较小数据的影响 D.不受个别数据较大或较小的影响 [答:D]3.婷婷的妈妈是一位校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位学生的鞋子的尺码,由小到大是:20、21、21、22、22、22、22、23、23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婷婷的妈妈最感兴趣的数据代表是(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答:C]通过以上例题,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