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828210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2
《《藤野先生》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藤野先生》(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师:今天我们学习《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生:鲁迅的老师。师:是,但准确吗?鲁迅的老师很多啊,三味书屋的寿老先生,也是他的老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老师,教解剖学。师:哎,这就准确了。学语文,就是要把语言表达到最准确、最完美。下面老师提供两则小资料:1.藤野先生简介 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 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藤野从小学过汉文,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的助手,后到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
2、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为教授。两个月后鲁迅来此留学,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学兼副班主任,曾给鲁迅以特别关心和照顾。1915年仙台医专升格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解除职务。1919年回故乡开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2.鲁迅看重《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 ;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
3、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师:学习本课可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人对《藤野先生》的理解是浅陋的,甚至是错误的,多种教辅资料的答案都有问题。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把半个多世纪的错误纠正过来。师:下面请大家预习课文,边读边划,特别要划住不懂的问题。(二)检查预习,整体理解师:我们先整体理解课文,做个填空题吧:《藤野先生》选自 ,
4、体裁是 。师:我们学过的课文,还有哪篇选自《朝花夕拾》?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分为以下三部分:1.在 ,表达对 的厌恶;2.在 ,回忆与 的交往;3.在 ,表达对藤野先的 和 。生:在东京……在仙台……在北京。生:表达对中国留学生的厌恶……是“清国留学生”……回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师:这里用到了三个地名,这涉及到鲁迅的经历,下面老师再提供一则小资料——与本文相关的鲁迅经历。1902年3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在东京的弘文书院学习日语,然后于1904年9月到
5、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两年后又返回东京修德文和筹办杂志,直至1909年8月回国,一共在日本住了七年多。 回国后,先在杭州和绍兴教书,后来应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的邀请去教育部工作,1912年2到南京,3个月后随教育部迁到北京。在教育部工作了十三年,1926年初春,去厦门大学担任教授。《藤野先生》即写于此时。(三)阅读“在东京”师:咱们齐读第一自然段:…学习加红色词语(略)师:上野公园,是东京最大的公园,也是东京的文化中心。这里原来是德川幕府的家庙和一些诸侯的私邸,1873年改为公园。公园面积很
6、大,内有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科学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都立美术馆等,有“史迹和文化财物的宝库”之称。上野公园的著名还在于每年春天盛开的樱花,上野赏樱是东京人的传统习俗。下面我们看几幅图片(图:上野公园、樱花)……师:“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什么意思?它表现作者什么感情?生:只不过。表达对东京的失望……表达对东京的不满。师:是“失望”好,还是“不满”好?为什么?生:“失望”好,说明去留学时把东京想象得很好,结果不是那样。师:对。“不满”没有这个意思。批上两个字——失望。学习这一段,要特别理解外貌描
7、写的艺术匠心。先请找出这一段中的外貌描写。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师:把这几句大声读一遍……作者写“清国留学生”的外貌,并非全面描写,而是只抓一个特点。想一想抓了什么特点? 生:抓住了辫子的特点……抓住了“头顶上盘着大辫子”的特点。师:对,问题是为什么抓这个特点?生:因为清朝人留辫子。师:留辫子就该抓吗?他们也穿衣服啊,为什么不抓?他们也是黄皮肤黑眼睛啊,为什么不抓?
8、生:我觉得从辫子可以看出对大清的态度,那时的革命者是剪掉辫子的。师:对喽,在当时,有没有辫子可以区分对清王朝的态度。抓住这一特点,就不仅画出了他们的皮囊,更画出了他们的灵魂。这里老师再介绍点小知识——辫子的故事: 在清朝以前,我国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所以头发终身不剪(和尚、尼姑除外)。20岁举行冠礼之后,把头发束在头顶,上面加“冠”。 清人入主中原之后,强制推行清朝法式:将前额头发剃掉,后面留起辫子,当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