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

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

ID:42789184

大小:585.56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9-22

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_第1页
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_第2页
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_第3页
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_第4页
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彦辉古代文学先秦说理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体裁时代特点代表著作语录体春秋至战国初简单的言行记录,无完整篇章《论语》、《老子》、《墨子》论辩体战国中期未完全摆脱语录体的影响,仍以对话为主。但篇幅扩大,论题集中,开始向长篇议论方向发展,专题论文初步形成。《孟子》、《庄子》专题论文战国后期形成了结构完整的论说文体制。《荀子》、《韩非子》先秦说理散文的总体特征是:一、在思想内容上,密切关注现实与人生,对现实的认识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出强烈的理性精神。二、在文风上,勇于言辩,放言不惮、个性鲜明、气势充沛,表现

2、了“士”的独立人格。三、在语言上,浅显生动,善于取譬设喻,大都富于形象性能和感染力。一、《论语》(一)《论语》及其成书1、《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全书共20章。2、其作者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3、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二)孔子生平与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家世: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其后代避难奔鲁。父亲名纥,字叔,又称叔梁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叔梁纥先娶施氏,无

3、子,其妾生男,病足,复娶颜徵在,生孔子。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70,16野合:古时礼制认为:男子满16岁“阳道通”,到64岁时“阳道绝”;女子满14岁“阴道通”,到49岁时“阴道绝”。这个年龄段内才是适婚期。婚姻过此者皆为野合。古时凡超出常规、不合礼的,都统称为“野”。《论语》:“野哉由也”;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生平: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在鲁国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

4、(管放牧牛羊)。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赞他“博学”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

5、”。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遂带领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

6、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孔子年六十八归鲁。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

7、教育。他先后整理和编订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并以诗书礼乐教育学生,提倡“有教无类”,一生弟子众多,有“弟子三千,贤者七二”之说。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一生概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三)《论语》的主要思想在政治上强调“宗周”,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在思想上提倡“仁”、“礼”学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和治学态度。孔子思想体系

8、图仁爱(核心)信义(人际关系)和平(人际关系)忠恕(组织关系)孝悌(家庭关系)忠恕(组织关系)孝悌(家庭关系)仁爱(核心)因材施教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谈治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