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

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

ID:42775273

大小:116.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1

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_第1页
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_第2页
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_第3页
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_第4页
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之四点不可忽略关键元素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设计,是保障电池运行安全的决定性外在因素。也是提升电池系统寿命等性能指标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电池系统最终的成败,可以一票否决设计成果。从热设计过程来看,关联元素很多,如同在支点上找平衡。最终的目标,技术实施的结果,就是保证系统内所有化学电芯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均温性"。做到这一点,众多电芯的性能才能〃齐头并进",发挥出最好的作用。在车用动力电池系统早期的设计中不乏以电池布置为主。打开箱体,满满当当的都是电池,热管理设计难觅踪影或被弱化,没有作为关键环节对待。近些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客户对〃缩

2、小使用差距(和燃油车)〃很迫切z从功率角度、环境适应性,对电池系统提岀了更高的要求,热管理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这就需要运用科学完整的开发流程,循序渐进,认真对待每一个小环节,让热设计满足电池系统要求。不可忽略关键元素之一电芯本体传热并非想象的好,系统温点布置需标不管是圆柱电芯、方形电芯还是软包电芯,都是由多层极片叠加而成。如某品牌方形电池,45Ah,由23片正极片+24负极片+N片隔膜+若干电解液组成。电芯成分和金属材料,差距非常大。也就是说,让电池表面的温度,传热到最内层,时间长度很长。更为重要的是,均温特性,会变得非常差。从电池加工工艺角度分析,还有更多的差异

3、影响着传热、均温:其一:同一片极片存在温差(因涂布厚度工艺)其二:叠片工艺不同传热途径不同(卷绕工艺沿着钳片方向导热,叠片传热是沿着叠层的垂直方向)其三:极耳温度不完全代表极片的中心最高温度(极耳通过连接片与极片相连,工艺、材料是有差异性的)通过上面分析对比,单体电芯上温点采集布置,是不确定的。同时,单体电芯组成的模组、包体,因结构设计、布置的差异,也是完全不同的。需要通过标定完成温点的布置设计。如,Leaf电池系统有4个采集点,分布于箱体的不同位置。仅从采集数量上看,日产是很自信的。但其背后,完成了多少轮实验,这种开发的辛苦,我们不得而知。不可忽略关键元素之二

4、导热界面材料应用选择图中①③④⑤都与热有关系1)用在电芯之间的作用①:导热、隔热。听起来似乎是有些矛盾。我们在应用中,的确也是游离在其矛盾的边缘上。在正常运行,充放电过程中,我们是希望其导热性好的。这样,系统的均温特性可以得到保证。当发生故障,如短路、热失控,我们又希望其绝热,让相邻电芯免受株连。2)当用在电池和导热板之间的时候③,我们不仅仅要求其导热性好,还需要导热均匀,绝缘性好。这也是一对矛盾。从材料角度,导热性和材料绝缘因添加成分取舍,其性能天平会有倾斜。下面界面材料数据,可以看岀材料的一些部分选择特性。仅供参考。IXIMNh16.000(uixChTim

5、eIM12I0CMMFKto152Q>3.0if壇slwe404040<0妙咚mm0.22-50.21S0.25-50.550电IEbf/EE>5>$>5>58200$0-200SO-200saaoo5(M)1000案例数据:source:苏州佰旻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除了上述关联热性能、电性能的选择外,还有结构上的一个选择。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有一走的膨胀,这时,需要结构方面吸收这个变量。界面材料,自然也担起〃

6、缓冲"的作用。总之,辅件虽小,作用很大。需要很好的〃选择设计〃。另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品牌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品质良莠不齐,一些不好的产品,用超低的价格引诱。切莫因小失大。我是见证过因小小的一片导热垫全部返工的案例。选择产品厂商z关注其实验能力,用真实数据说话。不可忽略关键元素之三系统箱体的局部隔热梗组上隔热棉下箱体底板隔拈棉对于水冷系统设计,我们在局部还是做了一走的隔热设计。下底板的隔热主要作用是阻止来自地面的高温辐射传热。上面的隔热棉主要是阻断电池系统对车身或乘舱的传热。从安全角度,隔热作用也是很大的,一旦发生电池系统故障燃烧,能起到对乘员舱缓解和保护

7、作用。目前,箱体还做不到完全隔热设计,原因很多。但是,对电池系统热的精准设计方向是正确的。隔热设计也会被要求的。不可忽略关键元素之四自然冷却的电池系统,也需要热管理设计元素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然冷却是依靠箱体冷却,没有主动的设计元素。看来,这种观点,是需要修正一下的。1)电池系统外箱体气流的导流通道这一点,我和很多经验丰富的结构工程师做过讨论。他们很认可这一点。当电池充放电倍率在1-2C,使用环境温度也满足需求。使用自然冷却是合理的。这种冷却,箱体自然变成了一个〃散热片"。车辆移动时,箱体外形对气流的导流是需要设计的;电池箱体与车身结合的间隙也是有要求的。2)电

8、池布置的容积率这一点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