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

ID:42757543

大小:3.31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9-22

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_第1页
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_第2页
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_第3页
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_第4页
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分第1章第1节地球和地球仪》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纬线、纬度、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能够正确运用基本概念,在任何一种经纬网图上,能判定任何一地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处高中低纬区域、半球位置;3、能够根据经纬度,计算两地之间的大致距离;4、能够根据经纬度计算时间和日期。知识整合知识点1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2经纬网深化拓展1.图示经线和纬线的区别2.3.经度的判断(1)自西向东(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如下图所示:(2)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者经度性质相反,经度和是180°。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

2、,那么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考点探究探究一:地球形状古时候,我国有“天圆似张盖,地方(平)如棋局”的说法,即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方的。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不是方的,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根据自己的认识,试列举三个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理由。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地球的球体形状。(2)站得高,看得远,也能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3)海上由远而近航行的轮船,首先看到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4)人造卫星从宇宙空间拍摄到的地球照片,更让人们知道地球的球体形状。(5)月食的发生,像一面镜子一样让人们看到了地球的形

3、状(人们已经观察到了月球的球体形状)。探究二:对称点问题勇者超人住在(27°S,59°W),有一天他想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神者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何种植被景观?。该地位于哪半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半球、东半球1、在没有任何标记得图上判读: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方向:一般指向北方3、按经纬网:(1)经度相同的为正南、正北关系。纬度相同的为正东、正西关系。(2)经纬度均不同的做如下判断:首先经度差要小于180°,然后判断南北,确定东西。NN重难点突破1:地图上的方向重难点突破2:经纬网上距

4、离的计算规律:在经纬网上,1°纬度距和在赤道上1°经度距的水平实地距离约110Km。(40000千米÷360°=111千米/度,为了方便计算也可用110千米。)同一纬线上两地,根据经度差计算距离:L=经度差×110km/°×cosα(α为该纬线的纬度)同一经线上两地,根据纬度差计算距离:L=纬度差×110km/°例.(05全国卷Ⅱ卷)下图是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问题。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A.300千米B.550千米C.1300千米D.1550千米C探究三:如何判断两地间最短航线方向?(1)若两地经度相差180°,不在赤道上,经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程经过两极点:

5、(2)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则经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经过两极点,而是经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假如: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同在北半球,先向后向(如图一);同在南半球,先向后向(如图二);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劣弧西北西南西南西北规律:地球表面两点间最近的球面距离为大圆的劣弧,1、若两点在同一经线圈上,则向南或向北沿经线圈走劣弧。2、若不在同一经线圈上则走弯曲向极点的劣弧。重难点突破3:两点间最近距离的走法左图中A和B同在一经线圈上,A到C同在一纬线圈上A到B、A到C的最近距离的方向分

6、别是:A到C的最近距离的方向应该是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BCANSAB例.读下图,若一架飞机由图中A地飞往B地,其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正南方向B.一直向东南方向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D.先向东南,再南点拨:方法1:判断起始方向方法2:将图转成圆柱投影图判断。CABCC核心解读重难点1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1)形成大气层: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产生巨大的地心引力,能吸附住地球周围的大气不致散逸,为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2)产生潮汐现象:地球巨大的体积和质量,产生巨大的引潮力(引潮力即地表某一地的实际引力与地心引力之差),形成了潮汐现象。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3)形成

7、纬度自然景观地带性差异的基础: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在同一时间与地面各点的入射角度不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即五带),从而使气候、植被、土壤和自然带也具有带状分布(即呈纬度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的特征。(4)形成昼夜现象: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形成了地球上的昼夜现象;再加上自转运动,形成了地球上的昼夜更替现象。经典借鉴试题:(2009·江苏地理)右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