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

ID:42750766

大小:376.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9-21

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_第1页
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_第2页
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_第3页
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_第4页
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讲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讲青少年的同伴关系青少年发展最迅速的社会性需要是“受人尊重的需要、友谊的需要与交往的需要”,他们开始疏远成人而热衷于同伴交往,对同伴倾注了越来越多的感情,同时萌生了异性交往的强烈欲望。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影响作用显著增强,同伴关系(peerrelationship)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无以取代的独特作用与适应价值。一、同伴关系与同伴经历(一)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个体同伴经历的重要内容。(二)同伴经历:互动的同伴经历、二元同伴经历、群体的同伴经历1.互动的同伴经历:互动是指成对

2、的行为,双方的行为是交互的,一方的行为是另一方行为的刺激或反应,如同伴之间的交谈。互助、合作、攻击行为等都属于同伴互动经历。2.二元同伴经历:二元关系水平同伴经历包括彼此熟悉的两个个体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它的关键之处在于关系双方均认为这一关系能够长久维持,并能够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关系得以更好的维持,甚至更深刻、亲密。二元关系中涉及的互动是相对长久的,其性质和过程既要受到双方对未来互动预期的影响,也受到过去互动经历的影响。友谊就是二元互动的典型表现。3.群体的同伴经历:群体是互动着的、彼此有着某种程度交互影响的个体的集合,具有内聚力、

3、等级结构性、异质性、规范性等特性。同伴群体通常是出于共同的兴趣或环境而自发形成的,但有些群体如学校班级则是正式建立的群体形式。有关群体水平的同伴经历研究者主要关注了群体氛围、内部一致性与冲突、群体动态等。互动的同伴经历、二元同伴经历、群体的同伴经历三种同伴经历不是截然分开的。每一个发展中的个体都可能参与到任何一种同伴经历中去,简单的互动可以镶嵌到高水平的同伴经历中,其性质与功能受社会情境特征的影响,也受特定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二元关系水平上的同伴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具体的同伴交际行为和互动模式。群体水平的同伴经历既受参与者不同互动类型

4、、频率的影响,又可能通过自己的规范影响其他形式的同伴经历。二、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一)互动的同伴经历青少年的同伴互动时间增加,互动更为频繁、复杂、持久。与父母互动交往、交流下降。(二)二元同伴经历,友谊关系开始真正的建立与发展。这一时期的友谊关系双方注重亲密的情感联系。青少年普遍认为朋友之间需要互相理解与支持,对朋友的要求涉及到彼此在深层次心理特征上的一致性。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互惠”意识——思想、情感甚至人格上的共享。青少年的友谊关系不再限于同性,异性之间的二元关系也可能发生。(三)群体的同伴经历,同伴的规模也渐次扩大,从范围较小、关系

5、紧密的友伴到更大规模的群体,从单一性别的群体到两性合一的群体,这一时期的同伴经历是个体一生中最为丰富的。三、同伴关系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在青少年的行为、认知、情感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方面和社会适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同伴关系的文化传递、行为发展功能个体通过观察他人习得新的社会行为,而同伴是其中最主要的榜样。(二)同伴关系的认知发展功能在平等互惠的同伴关系中,个体才得以检验自己的思想、体验冲突、协商不同的社会观点。这些同伴互动经历使得儿童青少年社会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在平等的同伴交往中,儿童青少年习得了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学习共同体。(三)

6、同伴关系的情绪发展功能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健康发展尤其重要,是满足社会交往需要、安全感、亲密感的重要源泉。青少年期最重要的任务是走向自主,必然产生焦虑、恐惧、自卑等消极情绪体验。友谊的功能就是共享兴趣、分担恐惧、肯定自我价值、提供坦露的机会。友谊对于青少年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他能够减少青少年这一时期出现的急剧变化的焦虑与恐惧,促进安全感的发展。(四)个体在同伴交往中获得个性发展1.促进自我的形成。2.影响自主性发展。3.促进成熟社会关系的形成。4.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四、青少年同伴团体(一)同伴团体的一般结构同伴团体是一个特定的社

7、会-心理团体,是指在社会化过程中尚未成熟的个体联合而成的团体,在年龄上没有严格的界限,一般的同伴团体有两种类型:友伴群(clique)和群体(crowd)。1.友伴群(clique)人数较少,约在2-12人,通常三五一伙、七八一群。自发交往中形成,在共同活动或亲密友谊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而成。成员彼此信念一致、观点相近、情趣相投,在感情上相互依恋。友伴群属于非正式团体,有以下特征:(1)心理倾向一致性。(2)结构变化性与功能特征的稳定性。(3)行为从众性。(4)核心人物权威性。青少年普遍存在友伴群,这一特定的群体结构作为青少年的生活背景,其发

8、展功能主要体现在:(1)通过小范围个体亲密互动积累人际交往经验,习得社会技能。(2)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要,归属感、安全感、自我同一性、自尊等。(3)群体成员的相互支持有助于个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