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

ID:42715502

大小:631.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9-20

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第20章立克次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章立克次体(Rickettsia)概念: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可以引起斑疹伤寒、Q热、恙虫病、斑点热等传染病。HowardTaylorRicketts发现第一节概述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革兰染色阴性,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多形态,主要为球杆状专性细胞内寄生与节肢动物关系密,或为寄生宿主、或为储存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大多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属群种疾病媒介昆虫立克次体属斑疹伤寒群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人虱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地方性斑疹伤寒鼠蚤斑点热群立氏立克次体洛山矶斑点热蜱东方体属恙虫病群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

2、病恙螨巴通体属汉赛巴通体猫抓病——一、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球杆状或多形性,Giemsa染色呈紫色或兰色培养特性:活细胞内寄生(鸡胚接种、细胞培养、动物接种)活细胞内排列方式:立克次体在细胞内常呈致密团块排列,不同种立克次体在细胞内分布的位置不同(鉴别)结构与组成:有细胞壁(脂质)、细胞膜和微荚膜,DNA和RNA抵抗力:加热56℃30min灭活对常用消毒剂如石炭酸、酒精、来苏敏感对氯霉素、四环素等敏感耐低温、抗干燥,磺胺药刺激生长℃Rickettsiaprowazekii(普氏立克次体)恙虫热立克次体(Giema染色)抗原结构:群特异性抗原种特异性抗原外斐反应(Weil-Fe

3、lixreaction)是一种非特异凝集反应,用普通变形杆菌株OX19、OX2、OXk抗原代替立克次体抗原,测定体内相应抗体含量的方法。抗体效价≥1:160或随病程延长效价有4倍升高者有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的价值。立克次体的脂多糖与某些变形杆菌的菌体抗原有共同抗原成分立克次体变形杆菌抗体抗体交叉反应外裴氏反应示意图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播媒介:吸血节肢动物,如虱、蚤、蜱、螨等。致病物质:内毒素(发热、微循环障碍、DIC、休克磷脂酶A(溶解宿主细胞膜或吞噬体膜)微荚膜(粘附、抗吞噬)致病机制:立克次体虱、蚤、蜱、螨等叮咬或其粪便污染伤口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增殖立克

4、次体血症(第一次)经血流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殖立克次体血症(第二次)、毒血症和各种临床症状。螨虫蜱吃饱的跳蚤人体虱所致疾病:见前表免疫性: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多数可获得持久的免疫。三、微生物学诊断与防治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血清学试验(外斐反应、ELISA)控制和消灭媒介昆虫;抗生素治疗(氯霉素、四环素,但禁用磺胺类药物);全细胞灭活疫苗立克次体易引起实验室感染,注意无菌操作!!第二节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传播方式:人虱人人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高热、头痛、皮疹)传播方式:鼠鼠蚤鼠虱鼠蚤人鼠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临床症状轻,少累及

5、神经及心脏系统)传播方式:可经卵传代卵成虫稚虫鼠等幼虫幼虫(第二代)人等稚虫成虫卵恙虫病(局部有黑色焦痂、余同斑疹伤寒)1、标本采集:急性期血液和双份血清2、分离培养:首先接种豚鼠3、血清学试验:外斐反应、ELISA微生物学检查预防和治疗预防治疗1、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及储存宿主2、特异性:鼠肺疫苗(全细胞灭活疫苗)斑疹伤寒氯霉素、四环素,禁用磺胺类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