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

ID:42701095

大小:14.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0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_第1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_第2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_第3页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用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设计者:莫夏玲教学目标:1、能正确判断应用题种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2、能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世纪问题。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正、反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教学难点: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两种比例?下面我们就来回忆一下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出示: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正比例)(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反比例)(3)单价一定,

2、总价和数量.(正比例)(4)所铺的面积一定,地砖的块数和每块地砖的面积.(反比例)二、探究新知(一)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探究例5)1、引入新课:对,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讨论如何运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这类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2、师:通过大家的表情,好像老师不用教,大家都敢尝试。大家敢不敢自己试试?(相信学生,鼓励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教是为了不教。)呈现自学提示:(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2)这两种

3、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怎么判断的?(2)你能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吗?3、学生交流自学结果,相互补充,呈现一个完整的解答过程。、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用比例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引导生说出等量关系:水费∶吨数=水费∶吨数,然后尝试解答。4、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

4、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5、师:比较这两种解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理解?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光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而且还要善于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当然,没有要求时,用什么方法都可以,但要求用比例解时必须用比例。6、即时练习过渡语:同学们帮助李奶奶解决问题,李奶奶把大家认真学习,帮助她解决问题的事情告诉了邻居王大爷,李大爷正为上个月交了19.2元的水费但算不出用水都少吨而犯愁,就急匆匆地赶过来向大家请教,大家愿意帮帮他吗?出示对话情景师:观察帮助要王大爷的问

5、题和帮助李奶奶的事对比,你有什么发现?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认识到这道题与例5相比,条件和问题改变了,但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师:这次还需不需要老师给你一个解决问题的提示?点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在下面做,形成一个竞赛的形式。演板的同学和大家交流自己的做题过程,教师进行鼓励和评价。7、师:上面两道题就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通过大家亲身实践,你感受到用正比例解决问题需要几个步骤吗?(让学生从学习提示、独立解决问题中逐步提炼归纳出自己做法,交流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师:同学们真是很棒!通过自学

6、能够感受到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这次老师想考考你们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你们敢应战吗?那么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对比发现超越自我。(二)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P60例6)师:解决了李奶奶、王大爷家的问题,下面的几个工人也遇到了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吧。1、课件出示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与问题师: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参考例5的学习经验来解决,看谁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师:谁来说说做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回答)预设:一般的方法是:有的同学用算术方法,有的同学

7、能用反比例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如25x=100×5,x=20。师:(教师手指25x=100×5,x=20。)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是什么?预设:估计学生能说出列式根据,因为原来5天的用电量是一定,所以用的天数和每天用的电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用的天数和每天用的电量乘积相等。2.即时练习(课件出示:)如果平均每天用电10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可以用多少天?师:会解决吗?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3.对比正比例、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相同和不同师:通过这2个问题的解决,我们又了解到了用反比例意义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

8、实际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例5和例6,说一说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生:以合作的方式探讨,然后派代表汇报探讨结果。比较以上两题的异同点,使学生明确都是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不同点在于题中两种量的关系不同,计算方法也就不相同。三、强化练习师:课本第60做一做,是生活中的另外的问题,同学们能不能帮助解决?(要求用比例知识解)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做—做中的问题。  师:请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预设: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