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89901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20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序号3授课班级高一()班授课时数一课时授课形式传统教学授课章节名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使用教具教学目的1、欣赏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3、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体会作者两难的精神处境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两难的精神处境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背诵全文教学后记7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世俗生活: 精神之乡理想之所: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我只愿 关心粮食和蔬菜
2、 面朝大海 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春暖花开7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幸福,是一个美丽的词语,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和我一样,对幸福有着无尽的憧憬和渴望,但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对生活的感受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著名诗人海子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翻到课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二)作家及写作背景介绍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县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
3、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是个极有天赋的诗人,他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其三种基本的表现方式,但散漫的抒写并没有影响他语言的特殊的节奏和字句的锻炼。对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诗作带着一层神秘抑郁悲观的色彩,这种消极因素也影响了他的生命态度。而这首诗,就是海子生前所写的最后一首诗歌,也是他对人生的最后感悟,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一遍课文,和我一起走进海子。(三)解题让学生们
4、想象大海和春暖花开给人什么感觉。明确:大海让人感受到一种崇高,体会自然的崇高而领会自身的渺小,春暖花开让人感到内心的愉悦。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表现一种精神的向往和生活。(四)初步感知7在同学们阅读课文后,首先让他们谈谈这首诗说了些什么(对字面意思理解)然后再让他们仔细阅读一遍,在其中尝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请同学们起来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各抒己见,对文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老师在此不发表评论。(五)分析课文第一节从同学们的讨论中进入课文,教师提问1,为什么作者要说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这说明了什么?明
5、确:幸福是种生活的状态,不能够刻意去做,作者说从明天起做幸福的人,正好体现了作者今天的不幸福,也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渴望2,那么作者想要的幸福是是什么呢?用原文的话回答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3,是不是作者渴望的幸福就是具体的去做这些事?明确:这是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具体的事件描述,结合上几节课对诗歌意象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这其实是表现了作者对尘世幸福的向往4,通过我们解题我们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精神生活的向往,那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明确:房子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总结:作者既渴望尘世的幸福,通过一
6、系列的一向把这样的幸福描绘出来。又渴望精神的幸福,而这两者在作者那里是矛盾的,表现了作者彷徨犹豫的心情。第二节先让学生阅读,教师提问1,闪电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明确,闪电是不确定,不持久的,一闪即逝!72,那么幸福的闪电所告诉作者的,会是清晰的吗3从第二段是不是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境?明确:对于幸福仍然是处于彷徨和迷茫中?得不到答案教师总结,那么联系一二节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虽然一直在描述自己渴望的幸福,但是又不能明确的确定自己要的幸福是什么,这体现了作者极为矛盾复杂的思想情感。第三节作者在前两节里通过对
7、幸福的内在描绘和内心体验,表现了他对自己想要的幸福的不确定,那么我们来看一看,第三者作者又是如何继续追问他的幸福呢?提问:1、作者是不是继续对自己的想要的做一种描绘? 明确:不是,而是在谈自己的行动2、那么作者做了些什么呢? 明确:给山河取名,为陌生人祝福。3、我们说作者是在谈自己的幸福,那么作者做这些事和他的幸福有何关系呢?学生如果不能领会,则继续问,那么我们都来看看,作者做了这些事都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4、同学们,山和河都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我们的城市也有很多山和水,你们有没有想
8、过给山河取名?那么作者说要给所有的山河取名体现了什么?明确: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作者博爱宽广的胸襟。5、同学们回答的不错,我们还可以从那些地方看出作者的这种博爱的情怀呢明确:为陌生人祝福。76、这里的陌生人是不是指作者不认识的人?是不是说作者只为哪些不认识的人祝福,就不为自己的亲朋好友祝福了?明确:不是,而是除了作者本人以外的所有人,这里的陌生人其实是指全人类,作者在对自己的幸福都不确定时,我们在第一二节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