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特点辨析

脉诊特点辨析

ID:42642309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9

脉诊特点辨析_第1页
脉诊特点辨析_第2页
脉诊特点辨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脉诊特点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脉诊特点辨析作者:王彦平王玉芬阎英杰《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共398条,112方,提出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成为小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张仲景对脉诊极为重视。现就《伤寒论》屮脉诊特点作一辨析。1以脉统证。分述六经病证特点在《伤寒论》一书中仲景分三阴三阳阐述外感病发展的规律及各个不同阶段的病理特点。仲景将脉诊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六经辨证在一尬程度上即为平脉辨证的方法,据原序记载,本书是仲景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的基础上平脉辨证而成。每篇篇名仲景均冠以

2、“某某病脉证并治”,以脉来统证,分述六经病证的特点。如太阳病仲景指出主脉为浮脉,主症为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出风寒Z邪侵袭太阳Z表,病邪浅。风寒表实证的脉象特点为浮紧,主症为“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风寒表虚证的脉象特点为浮弱,主症为“发热汗出恶风”。反映出虽然病皆在太阳之表,但由于止气的虚实不同,与邪气相争时表现岀不同的脉症特点。阳明病其脉洪大或数,主症为“壮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面赤、口渴。”此时病邪由太阳Z表传入阳明Z里,从燥化热,邪正相争,其势剧烈,表现出阳热亢盛的证候。少阳病,邪在半农半里,脉弦细,主症为寒热往來,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

3、呕,口苦咽干,H眩。太阴病其脉缓,主症如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口利益甚,时腹口痛。”少阴病主脉、主症如281条:“少阴Z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据其病性不同,可分为寒化证和热化证两大类。少阴寒化证的主脉为微细,主症为无热恶寒,身倦欲寐,呕吐,下利清谷等;少阴热化证其脉细数,主症为心烦,不得卧,口燥咽痛等。厥阴病的主脉可以从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推知“微”为厥阴病主脉。《医宗金鉴》注云:“厥阴中风,赅伤寒而言也。脉微,厥阴脉也;浮,表阳脉也。”一方而指出厥阴病的主脉为“微”,另一方面诠释出仲景认为厥阴病为六经传变的

4、后期阶段。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厥阴者何也?岐伯口:两阴交尽也。”病至厥阴,农明阴寒至极,故其脉微。但据《素问•阴阳应彖大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理论,及《医宗金鉴》:“厥阴病,阴尽阳牛之脏,.....;^至其经,从阴化寒,从阳化热,故其为病阴阳错杂,寒热混淆。”其临床可见消渴,气上冲心,心屮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利不止等寒热错杂的症状。《伤寒论》屮仲景不仅以脉统证,脉证合参,言简意赅地论述了六经病的特点,并且常以脉代证揭示疾病的本质。如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由脉浮弱可知其必有发热,汁出,恶风等症,为风寒表虚

5、证,故用桂枝汤以调和营卫,祛除表邪。又如2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脉浮,即表明病初入阳明而太阳伤寒证仍在,故仍宜川发汗法,祛除在表的邪气。少阴病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从脉微可知莫病在少阴,属肾阳哀微之证,除有下利外,当有无热恶寒,身倦欲寐等寒化证,故当温通肾阳,予白通汤。此外,仲景还详细论述了各经的兼证、变证、腑证、合病、并病、坏症等,出现相同症状情况下,通过脉象來进行鉴别。如同样何恶寒头身疼痛的症状,脉浮紧者为病在太阳Z风寒表实证,当川麻黄汤辛温解表,脉沉细则为既有风寒在表,又有寒伤肾阳的太阳少阴合病证,宜川

6、发表温肾的麻黄附子细辛汤。2细审脉彖,详论病势进退及六经传变规律对于病势的进退,邪止的盛衰,六经病传与不传,仲景均通过脉象的变化來判断。如太阳病篇脉浮紧为风寒衣实证;得行之后若脉转为浮缓,犹恶风寒,则邪未祛而表已虚,为风寒表虚之证,治用调和营工的桂枝汤;若脉变沉迟,则表邪己去而营卫虚寒,故治当温补营卫,Y新加汤。阳明腑实Z证,脉滑疾者为热与燥屎内结,正盛邪实Z小承气汤证,若卞Z后脉转为涩而大便不下则为正虚邪实Z证。仲景指出“此难治,不可再予承气汤也。”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谑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即为凭脉象判断亡阳请语的预后。汪苓友注云:“澹

7、语者脉当弦实,或洪滑,为门和,自和者言脉与病皆和背也,是病虽甚不死。若澹语脉短者,为邪热盛,正气衰,乃阳证见阴脉也,以故主死。或以阳亡为脱阳,……。”第271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少阳病的主脉为弦,今见脉小,则为欲愈,如成无己日:“内经云:大则邪至,小则平。伤寒三口,邪传少阳,脉当眩紧。今脉小者,邪气微而欲已也。”乂如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口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口愈。”脉紧、脉微、脉紧反去一系列的脉象变化反映了疾病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